谈草莓白粉病防治的难点与对策(2)
2017-08-09 02:37
导读:(3)对策。1种农药持续使用2~3次后再换药,以减少病菌产生抗药性的广度和速度。注意了解药的性质和类型,避免同类药连续使用。施药时要注意施到
(3)对策。1种农药持续使用2~3次后再换药,以减少病菌产生抗药性的广度和速度。注意了解药的性质和类型,避免同类药连续使用。施药时要注意施到草莓叶片正反面,可以2人配合,一人用树枝挑起叶片,另一人喷药。也可使用风力较大的机动喷雾器,吹起叶片。实行健身栽培,培育壮苗,增强抗病性,这点非常重要。同时使用植源性有机促生长剂可提高效果。要摘除重病叶和老叶,减少菌源、增加光照、降低叶片周围湿度,以减少反复感染。摘除的病老叶要集中烧毁,切忌田头乱堆,以防成为新的传播源。据最新研究,喷施硅肥(Na2SiO4)可以促进生长,有效防治白粉病。同时要明白一个常识:任何药物对病害的防效均难以达到100%。
2.4熏棚熏死草莓苗
(1)现象。有莓农使用硫磺熏棚导致草莓被熏死。
(2)原因分析。熏蒸硫磺杀菌的原理是将硫磺加热到一定温度,使硫磺升华成为气态,与病菌接触而杀菌。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技术不到位,温度过高甚至出现明火,导致硫磺燃烧,产生二氧化硫(SO2),二氧化硫浓度达5mg/L以上就出现中毒症状,可引起叶绿体解体,叶片漂白,形成褐色斑点,严重时叶片变褐、焦枯。
(3)对策。及时喷0.5%~1.0%碳酸钡或1%~2%石灰水可以中和二氧化硫。改用喷烟器或硫磺熏蒸器熏棚。注意不要在高温时段熏棚,防止烫伤和气害。棚内每100m2安装1台熏蒸器,熏蒸器内盛20g含量99%的硫磺粉,在傍晚大棚盖帘后开始加热熏蒸。隔日1次,每次4h,其间注意观察,硫磺粉不足时再补充。熏蒸器垂吊于大棚中间距地面1.5m处,为减轻硫磺气体硬化棚膜,可在熏蒸器上方1m处设置一伞状废膜用于保护大棚膜。熏蒸器温度不可超过280℃,以免亚硫酸对草莓产生药害;如果棚内夜间温度超过20℃时要酌减药量。熏棚时要注意通过鼻闻感觉是否产生二氧化硫,其气味辛辣刺鼻,发现此味时要及时查看熏蒸温度,必要时开棚通风,并防止通风过程中低温冻害。
2.5白粉病防治过程中出现的其他现象
(1)现象。一户莓农购买农药防治白粉病,喷施后见草莓苗逐渐失水叶片干枯,如高温烫死状,疑为药物原因。
(2)原因分析。经现场查看发现症状普遍且一致,不似药害症状,却似氨害症状。经询问和调查,得知该户施用复合肥、尿素后,又大量施用碳酸氢铵,在未盖棚前因空气流通不能达到气害浓度,而未致药害;盖棚后氨气浓度逐渐加大,不久施药,棚内温湿度骤然加大,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氨害迅速产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