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芦笋高产栽培技术(2)
2017-08-09 02:38
导读:5.2 定植第2年的管理 早春季节,适时浇水,中耕保墒。夏季高温多雨,应及时除草排涝,若第1年生长旺盛,可于第2年早春培土进行短期采收。施肥量比第
5.2 定植第2年的管理
早春季节,适时浇水,中耕保墒。夏季高温多雨,应及时除草排涝,若第1年生长旺盛,可于第2年早春培土进行短期采收。施肥量比第1年增多。
5.3 常年管理
第3年开始进入采笋期,此后管理为常年管理。培土前清除残留枝叶,带出田外集中处理。采收白笋的,在春季幼芽抽生前进行培土,一般垄高度25~30cm,上部宽30~40cm,下部宽80cm。培土时要求上面整平并稍压紧,防止漏光和塌陷。采笋期间应经常保持培土高度。嫩茎采收后,应将培土的土垄整平,使畦面回复到培土前的高度,保持地下茎位置在土面下15cm处。采收绿笋前,在春季幼芽抽生前,不经培土软化,只进行中耕划锄。
采收白笋的,抽生前培土可施磷酸二铵150kg/hm2,氯化钾150kg/hm2,在距植株20cm处开10cm深的沟施入,然后培土;采收后结合撒土施有机肥75t/hm2,过磷酸钙750 kg/hm2,复合肥375kg/hm2,该肥施于土垄两侧的取土沟内并覆盖,随后浇透水,促进幼芽萌发出土。之后根据情况排灌水,同时中耕除草,防治病虫害。再施三元复合肥(15-15-15)375~750kg/hm2。以后管理同第1年。栽培年限宜10~15年。
及时摘去母茎生长点,植株高度应控制在150cm左右,防止倒伏。对过于密集处,应适时疏枝,母枝上结的果也应及时摘除。绿芦笋每年有2个留养母茎的时期,一是早春出笋时陆续选留粗壮新笋作母茎,一至二年生植株每株选留3~5根,三年生植株每株选留5~7根,四年生可留10根,且要均匀分布,不要靠在一起。二是于当地初霜前50~60d,终止采笋,此时春留母茎开始枯萎,故可将此后生长的所有新笋,全部留作母茎培育。
6 综合防治病虫害
种植者应经过IPM技术
培训,或在植保员的指导下按照规范进行有害生物的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针对不同的防治对象及其发生情况,根据芦笋生育期,分阶段进行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措施、生物措施和物理措施防治,科学、合理地使用
化学农药防治。芦笋主要病虫害有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