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峡库区发展密植茶园的生态意义(2)
2017-08-15 01:29
导读:由以上不难看出,在三峡库区发展密植速生茶园,不仅有利于安置移民,维护库区的社会稳定;而且从库区生态平衡、大坝安全的角度看,用密植茶园作为
由以上不难看出,在三峡库区发展密植速生茶园,不仅有利于安置移民,维护库区的社会稳定;而且从库区生态平衡、大坝安全的角度看,用密植茶园作为植物性的措施,有利于改善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条件,促进退耕还林工作,降低水土流失,减少入库泥沙,保障三峡水利枢纽的优质高效和延长寿命,推进长江流域的全面开发及经济建设,对于维护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3以水土保持为中心,推动三峡库区密植茶园建设
围绕保护库区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突出防止水土流失这个重点,三峡库区的密植茶园建设应特别注意以下技术措施的运用。
一是以水土保持为中心,选择建园模式。即在积极推广山地行之有效的“山顶戴帽子,山腰结带子,山脚穿鞋子”的土地利用方式基础上,尽量选用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特别是结合三峡地区的气候环境,采用茶—柑二元复合种植模式,或者茶—柑—杉三元复合种植模式。有研究表明,在多种种植模式的比较中,此2种种植模式不仅能大大降低水土流失,而且能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4]。这对于安置库区移民、提高库区人民经济收入具有重要作用。
二是以水土保持为中心,建立蓄排系统。水土流失使表土不断冲蚀,造成茶园浅(即土层浅)、漏(即砾石含量高)、缺(即养分缺乏),并增加泥沙入库量。因此,结合茶园规划建设,建立良好的茶园蓄排水系统,力求做到小雨不出沟,大雨不出园,对于保水保土保肥,减少泥沙入库量是完全必要的。
三是以水土保持为中心,确定种植方式。封行成园,提早投产,对于库区水土保持的意义重大。因此,茶园种植宜采用2条、3条甚至多条植,力求实现1年种植,2年开采,3~5年达到高产。同时茶树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