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水稻干尖线虫病的发生及防治(2)
2017-08-15 03:03
导读:6防治方法 线虫可以借雨水和流水传播,但是其传播距离有限,所以对该病防治的关键是选用无病种子和进行种子消毒。调运种子时必须严格检疫,病区要
6防治方法
线虫可以借雨水和流水传播,但是其传播距离有限,所以对该病防治的关键是选用无病种子和进行种子消毒。调运种子时必须严格检疫,病区要注意选无病田留种并进行种子处理。
6.1加强植物检疫
严格进行长期产地检疫,各级植物检疫机构在水稻繁种田收获前必须进行产地检疫,种子田如果发现病株,该田种子必须报废,严禁从病区调运种子,选留无病种子播种,防止水稻干尖线虫随着种子调运传播。
病区选用无病种子,建立无病留种田,或在无病株穗选种。选用抗水稻干尖线虫品种,以减轻危害。
6.2加强种子处理
用药剂浸种是杀灭水稻颖壳内干尖线虫的最佳方法,一旦错过这一时期,干尖线虫侵入生长点后就难以用药防治。可选用18%杀虫双500倍液浸种20h,浸种后必须用清水洗净,然后催芽;或用10%浸种灵2 500倍液浸种4~5d,浸种后直接催芽;或用80%敌敌畏乳油0.5kg对水500kg,浸种48h,浸后冲洗催芽;或用冷水预浸24h后,用0.5%~0.6%的盐酸液(浸72h),冲洗后催芽。
温汤浸种,先将种子在冷水中预浸24h,再移至45~47℃温水中浸5min,最后移入52~54℃温水中浸10min,然后取出用冷水冷却进行催芽播种。
6.3清除病源
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集中烧毁或深埋;病稻草不露置堆放,用作堆肥原料时,一定要充分腐熟。
6.4栽培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水稻干尖线虫病的重要措施。病区稻壳不作育秧隔离层和育苗床面覆盖物,育苗田远离脱谷场。繁种发现有病株不能留种用。科学排灌,防止大水漫灌、串灌,减少线虫随水流传播。田间发病时,可采用10%克线磷颗粒剂3.75kg/hm2拌细土150kg在秧苗二至三叶期撒施防治。
7注意事项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1)用温汤或药剂浸种时,发芽势有降低的趋势,如直播易引致烂种或烂秧,故需催好芽。
(2)在用浸种灵和线菌清浸种过程中,要避免光照,应勤搅动。南方地区因温度较高,可适当缩短浸种时间。
(3)药剂浸种时加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