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一、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缺陷与局限(2)

2013-05-29 01:14
导读:二、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 国际行为主体理性假设 国际社会由分布于全球的、以各种组织方式活动的人类共同构成, 通过各种方式组

  
  
  二、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 国际行为主体理性假设
  
  国际社会由分布于全球的、以各种组织方式活动的人类共同构成, 通过各种方式组织起来的个人及由个人组成的各种人类共同体是国际社会中从事政治活动与经济活动的主体。国际政治经济学是研究国际社会中各种人类行为主体活动的国际政治经济背景、动因、特征、规律与效应的社会科学, 包括人口、资本、技术、自然资源的生产要素(fac2tor) 和产品(product ) 的跨国流动与全球化配置, 是引致人类行为主体跨国活动的主要经济动因。生产要素和产品跨国流动与全球化配置中的权力获取、使用与配置是引致人类行为主体跨国活动的政治与制度动因。导致生产要素与产品跨国流动的根本原因在于: 一是具有稀缺性( scarcity) 的生产要素与产品在世界各国及各国内部的不同地区之间配置和分布的不平衡性( unbalance) 与非均衡性(un2equilibrium) ; 二是人类对生产要素与产品的需求偏好存在差异性与可变性。人类对最终产品需求的变化, 包括对同一类型产品需求规模增加、减少与不同类型产品需求结构的调整, 是引起产品与生产要素跨国流动的根本原因。人类对最终产品的需求源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因此, 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在于分析人类个体、群体与整个人类活动的经济动因与政治机制,也就是国际社会中作为行为主体的个人、家庭、企业、政府、国家、国际组织其行为的经济动因、政治机制及其相互影响效应。
  国际政治经济学不可能对所有行为主体的所有活动方式都提供政治和经济的理论与经验解释, 但必须对大多数行为主体的活动作出政治和经济的理论解释。在既定的制度安排与信息条件下, 国际社会中的大多数行为主体都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政治与经济利益所在, 也就是具有制度与信息约束条件下的行为理性(behavior rationality) 。当然, 国际社会中行为主体的理性行为是有限的, 也就是说, 如果一个理性行为主体虽然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政治与经济利益所在, 但不可能对自己的政治与经济利益进行无误差的精确计算, 只能是在一定误差范围内的估算。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因此, 对国际社会中的各种类型行为主体行为施加理性或者有限理性的假设限制, 有利于奠定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微观基础与研究范式创新, 这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从行为主体理性角度出发, 也就是从个人理性、企业理性、组织理性与国家理性的角度出发, 从微观角度对国际社会中大多数政治与经济相互影响的现象进行逻辑一致性的理论解释; 二是能够对国际政治经济学现有的各种理论学说进行逻辑一致性检验, 并利用经验数据与实证材料进行证实与证伪, 这有利于对现有理论进行比较与综合; 三是有利于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系统性构建, 形成逻辑一致性的研究范式, 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与传统政治经济学理论中的研究工具进行综合与创新。以行为主体理性(有限理性) 假设为前提, 在吸收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政治学理论) 与政治经济学理论(国际经济学理论) 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国际政治经济学逻辑一致性理论体系构建与研究范式创新过程。
  基于行为理性或者有限理性假设, 国际社会中每一个行为主体在各种政治与经济活动中的行为选择都会表现出一致性, 在行为选择方面具有一定的偏好序。也就是说, 在理性假设(有限理性) 条件下, 如何一个国际行为主体在选择其行为时, 都至少满足如下三个条件。其一, 充分的评价与比较能力。任何一个理性的国际行为主体对其行动的利益都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与判断, 在其可选择的各种可能的行动范围内的任意两个行动选择, 都具有明确的评价与比较能力。其二, 完全的逻辑推理能力。
  也就是说, 任何一个理性的国际行为主体在各种可能的行为选择中, 通过对不同的行为进行评价与比较, 对各种行为总能形成一个偏好序, 不会在各种行为选择过程中出现犹豫不决、无法判断和不能决策的现象。其三, 稳定性与一致性决策能力。在相同的国际制度安排与信息条件下, 同一国际活动主体不可能同时选择相反或者相异的行动与决策, 只有在制度环境、信息条件和行为目标改变的情况下, 才可能选择其他的行动。
上一篇:为适应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