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1)(2)
2013-06-18 02:00
导读:草原建设稳步发展,牧区生态环境好转。广大牧区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2]19号)。草原草地建设和保护力度不
草原建设稳步发展,牧区生态环境好转。广大牧区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2]19号)。草原草地建设和保护力度不断加强,乱垦、滥挖现象受到遏制,草原火灾、鼠害较往年明显减少。2002全国人工种草600万公顷、草原围栏466.7万公顷,在西部地区禁牧、休牧草原面积已达2666.7万公顷。牧区生态状况开始好转。
部门绿化进一步加强。共青团中央等部门通过召开全国青少年防沙治沙誓师大会、创建生态教育基地、开展“青春在绿色中闪光”等活动,强化青少年的绿化生态意识。由共青团中央等部门组织开展的保护母亲河工程,2002年植树1450万株,造林0.9万公顷。全国各级妇联积极组织各界妇女营造三八绿色工程林,参与重点林业生态建设。解放军、武警部队开展创建“绿色营区”活动,营区绿地率分别达到35%和30%,并积极出动兵力、飞机、车辆支援国家重点生态建设。石油、石化系统的厂区、矿区和生活区绿化迈出新步伐,绿化覆盖率分别较2001年增加1个百分点。农垦区积极开展退耕还林和荒山荒地造林,2002年全垦区完成造林面积10.8万公顷。民航部门在改扩建和新建机场中,将绿化美化作为改善机场形象的重要措施,与基本建设同步实施。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浙江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新绿化景观面积都达到了几十万平方米,机场面貌焕然一新。
森林绿色产业基地建设迈出新步伐。花卉产业蓬勃发展,生产面积和营销市场快速增长,特色花卉、品牌花卉不断涌现,大型交易活动频繁,呈现出购销两旺的势头。全国现有大中型花卉企业3343家、市场2052个,生产面积24.6万公顷,全年销售额216亿元,出口创汇8003万美元。经济林效益进一步提高,经济林在农村种植结构中的比重明显增加,特色化和区域化布局初步形成。总面积、总产量、总产值已分别达到2733.3万公顷、6880多万吨和1320多亿元,年出口经济林产品100多万吨,创汇近50亿美元。林木种苗供应能力增强,全国良种、苗木生产能力已分别达到196万公斤和260亿株,基地供种率和良种使用率分别达到37%和28%。全国共建森林公园1217处,面积1200万公顷,森林旅游日益兴旺,2002年森林旅游达9000多万人次,森林旅游收入近60亿元。
中国大学排名 森林资源保护进一步加强。全国湿地、森林、野生动植物和草原等类型自然保护区数量已达1416个,面积11133.3万公顷。全国古树名木和濒危野生动植物普查基本完成。非法侵占林地的现象明显下降,各类破坏森林资源案件数量继续呈下降趋势。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外来有害生物的防范工作得到加强,重大病虫害工程治理成效显著,江苏、浙江、安徽等地松材线虫病致死树木数量首次出现了下降。森林防火取得了可喜成绩。与前三年相比,火灾损失和人员伤亡分别下降了18.4%和56.5%。广大林业职工和武警森林部队指战员团结奋战,扑灭了发生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雷击森林火灾,创造了在气候条件极为不利、地形地貌十分复杂、火势非常强盛的情况下,主要依靠人力扑灭特大森林火灾的奇迹,为国家减少了巨额损失,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高度赞扬。
但是,国土生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我国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水旱沙灾还很严重,买卖古树、侵占绿地、破坏林木和非法捕猎事件时有发生,相当一部分适龄公民尚未履行植树义务,生态环境“局部治理,整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生态建设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2003年国土绿化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围绕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要求,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继续推动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大力推进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和绿色通道工程建设,加快城乡绿化一体化步伐,加强草原建设和草地改良恢复,保护古树名木和珍稀野生动植物,优化国土绿化布局,全面加快国土绿化进程,促进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
共3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