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中美林业发展比较研究(1)(2)

2013-06-21 01:18
导读:(3)建设两大体系时期(1993—1997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社会各行各业对木材等林产品的需求骤增。“建设比较完备的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产


  (3)建设两大体系时期(1993—1997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社会各行各业对木材等林产品的需求骤增。“建设比较完备的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产业体系”便成为这一时期林业建设和发展的总体思路。1994年,原林业部提出要“深化林业改革”、“外拓空间,内建机制”,活跃林区经济,使林业经济发展壮大起来,以减轻森林资源的压力。与此同时,顺应世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潮流,原林业部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林业行动计划》,为21世纪中国林业的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在建设“两大体系”的总体思路下,林业在向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方向发展。但这一时期,国家对林业建设与发展的扶持力度仍然不够,林业仍然在“自我振兴”。

  (4)生态建设前期(1997—2000年)。国家的改革开放日益向纵深发展,林业也加快了其行业发展的步伐。生态建设初期,林业并没有形成系统而成熟的发展思路,同时也未能得到有关方面政策和资金的有力支持,因而显得有些空泛乏力。1998年特大洪灾之后,党中央、国务院果断作出了“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恢复植被、保护生态”的决策,决定在政策上和资金上对林业进行重点扶持。这标志着国家对林业的定位已由过去的“产业型”转为“公益型”。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林业立即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让森林休养生息。这无疑是一次历史性的转变。

  (5)进军生态建设主战场时期(2000年~)。进入新世纪以来,林业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日益显示出来,国家开始从政策上和资金上给予林业以较大的倾斜和扶持,林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但仅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森林资源分布不均,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国家又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成效显著。当前林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正在由主要是一项产业转向主要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由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转向既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更是生态建设的主体;造林方式和结构正在由基本以人工造林、造乔木为主转向按经营目的而采取不同的作业方式和植被组合。可以说,林业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传统林业的影子正在日趋淡化,现代林业的轮廓正在逐步显现。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2 中美林业发展比较

2.1 森林资源比较

  林业是受资源约束较强的产业,森林资源存量、资源禀赋对一国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有着重要影响。从资源拥有量看,中国和美国不相上下;但从资源相对占有量看,中国则比美国少的多,我国森林覆盖率仅为16.55%,美国的森林覆盖率则达到33%左右。我国的人均林地大约只有0.001hm2,约占美国人均量的1/6。

2.2 林产品生产比较

  我国林产工业的规模明显偏小,整体素质不高,缺乏参与国际竞争的必要条件。在主要林产品生产上,我国与美国劳动生产率差距较大,整体上属于低效型结构。在技术上也有较大的差距。

2.3 林产品贸易比较

  从九大产品(包括针叶锯材和胶合板材原木、阔叶锯材和胶合板材原木、制浆材、单板、胶合板、刨花板、纸浆、新闻纸、纸和纸板)的贸易流向看,我国是主要进口国,美国则是主要的出口国。在全球林产品贸易中,中国是林产品净进口国,并且进口量不断增大。

3 美国发展林业的经验

3.1 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林业的政策

  (1)对国有林经营单位免征财产税。美国法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要向国家缴纳固定财产税 (5%),但国有林的财产(林木及地产)可以免税。据估算,国有林财产至少有500亿美元,这样,国有林经营单位每年可节省25亿美元,用于国有林的建设。

  (2)引导小林主提高森林经营水平。美国的小私有林主达450万个,平均经营面积28hm2,拥有全国59%的用材林,提供全国木材产量的一半。为了把这部分私有林纳入集约经营的轨道,联邦农业部农业稳定和保护委员会制定了“农业保持计划”、“林业鼓励计划”,对小林主进行“成本分摊援助”,在资金上保证集约经营的开展。在技术援助方面,联邦和州政府实施了“合作森林防火”、“合作森林经营”、“森林病虫害管理”等计划。此外,由半官方的森林协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标准林场活动。所谓“标准林场”其标准有3条:①预防火灾,防治病虫害,避免破坏性放牧;②林地必须固定作为培育林木之用,实行永续作业;⑧必须采用有利于改善林地条件的采伐方式。申请成为“标准林场”的小林主,由森林协会进行检查验收,合格者可以享受免费或廉价提供苗木和借用营林机械,非商业性质的抚育伐可以得到经济补助以及技术指导等优待。每隔5年进行1次复查,不合格者,取消资格。从1974年起,每年在标准林场中评选各级“优秀林场主”,国家级的“优秀林场主”还要在白宫举行特别仪式,接受总统的奖励。目前,全国有近万名林学家从事“标准林场”活动的组织工作,“标准林场”的经营面积已达3200万hm2,占小私有林面积的30%左右。此项活动对提高小私有林的经营水平发挥了重大作用。

共4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当前台湾农业科技发展的特点分析(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