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3.2 灭螺植物粉剂的开发和利用
3.2.1 植物粉剂的制备
植物粉剂的制备同植物颗粒灭螺剂。
3.2.2 毒杀钉螺实验
将每 10 只钉螺为 1 组,置于垫有湿纱布的 95×20mm 规格培养皿中,上覆铁纱网片。在皿内分别均匀撒入 0.1g 植物粉剂,每种植物粉剂设 2 组,另设 2 组对照,撒入纯淀粉。实验重复 1 次。观察和统计钉螺死亡率方法同颗粒灭螺剂。
3.2.3 实验结果
32 种植物粉剂中,随着植物种类的不同对钉螺的毒杀效果亦不同。其中与颗粒剂相同的 5 种植物的粉剂对钉螺也有较强的毒杀作用。实验结果见表 1。上述两种实验在室温为 20±5℃条件下进行。
3.3 灭螺植物水浸液试验
为了验证植物颗粒灭螺剂与植物粉剂和植物水浸液对钉螺的毒杀效果的差异,从上述实验中,选取对钉螺毒杀效果最好的 5 种植物。采用颗粒剂、粉剂、水浸液 3 种处理方法进行了比较实验。颗粒剂和粉剂实验方法同上。但实验钉螺的组数由原来的 2 组增至 4 组,并重复 1 次,结果取 2 次实验的平均值,其结果见表 2。
表 2 几种不同处理方法对钉螺的毒杀效果比较
Table 2 Comparasions of killing effect to O.hupensis with different methods
相同植物水浸液处理钉螺的方法是:
3.3.1 植物浸出液制备
将 5 种实验植物的新鲜叶片擦净,剪成约 1cm2 的碎片;植物根则捣碎成小米粒大小颗粒。用 1 份植物材料和 99 份无氯清水(静置 1 周除去氯气的自来水)配成 1% 的植物浸出液,浸泡 3d 后,用尼龙纱滤去浸泡物备用。
3.3.2 植物浸出液的钉螺处理
每 20 只钉螺为 1 组,每种植物浸出液设 4 组。将钉螺装入尼龙纱网袋中并封口,并将其完全浸入植物水浸液中,每 12h 检查一次,每次将不同植物浸出液中的钉螺依次从各组中随机取出 1 组,用无氯清水冲洗数次。于清水中静置 1d 后做存活检查,统计其死亡率。实验重复 3 次,取其平均值计算钉螺死亡率。处理结果见表 2。上述实验条件(室温)同前。
3.3.3 不同处理对钉螺毒杀效果的比较
从表 2 可以看出,5 种植物颗粒剂对钉螺的毒杀效果虽然各有所差异,但与其相同植物的粉剂和浸出液比较,毒杀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种处理。其粉剂毒杀效果次于颗粒而优于水浸液。5 种植物颗粒灭螺剂处理,24h 钉螺死亡率达 100% 的有 2 种植物,其他各处理均没达到这一效果。植物颗粒灭螺剂与 1×10-3g/l 氯硝柳胺化学灭螺剂的比较实验(本文略)表明:其毒杀效果相当,但其对钉螺的致死时间较氯硝柳胺提前 12~24h。
4 结语
通过本研究的结果分析,可以认为:灭螺植物资源的利用前景是广阔的,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和利用价值。
利用灭螺植物资源进行植物灭螺有效成分提取和植物材料水浸液及植物粉剂灭螺都具有很大的利用价值。在相同条件和相同植物下,新开发的植物颗粒灭螺剂更具特色:颗粒灭螺剂有钉螺主动趋食的淀粉成分,提高了对钉螺的诱捕毒杀效果。由于钉螺对粉剂有避忌行为,只在爬行中因沾染粉剂才产生中毒死亡,因而毒杀效果较低。且由于粉剂在使用中容易随风飘散和沾附其他植物上,可能降低毒杀效果。本研究还曾用纯植物粉制成的颗粒剂与含有淀粉成分的颗粒剂进行过比较实验,但其毒杀效果与粉剂相似,还略低于粉剂,故在文中省略。
植物颗粒灭螺剂使用范围比植物灭螺有效成分提取液和植物水浸液更广泛。而且颗粒灭螺剂不存在有效成分的浓度变化,因而对钉螺不仅毒杀作用强烈且效果稳定。还便于保存和运输。可充分利用各地的灭螺植物资源。因此,颗粒剂灭螺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植物颗粒灭螺剂与化学灭螺剂 1×10-3g/l 氯硝柳胺溶液灭螺效果相当,且对钉螺致死时间短。因此,植物颗粒灭螺剂进一步完善,可望成为化学灭螺剂的替代品。
共3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