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湿喷钢纤维混凝土在公伯峡水电站导流洞工程中(2)

2014-03-23 01:26
导读:3.2.4 水泥 水泥选用青海互助水泥厂生产的5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经检验,标准稠度、凝结时间、安全性等符合要求。 3.2.5 减水剂 选用天津外加剂厂生产的

3.2.4 水泥
水泥选用青海互助水泥厂生产的5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经检验,标准稠度、凝结时间、安全性等符合要求。
3.2.5 减水剂
选用天津外加剂厂生产的mf-2型减水剂,拌制混凝土时添加,添加量为0.4%,减水效果明显,每立方米混凝土减少用水35 kg。
3.2.6 速凝剂
选用天津外加剂厂生产的ld-991型液体速凝剂,由湿式喷射机添加,添加量为胶凝材料的4.5%。
3.3 配合比试验
与普通喷混凝土相比,湿喷钢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除了需要考虑到普通喷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因素外,必须考虑到喷混凝土的可泵性及混凝土在喷射面上的附着性。实验人员首先在试验室进行配合比筛选,然后进行实地喷射实验。实地喷射实验的主要目的是:①观察喷混凝土对喷射面的附着性,即喷射面上的新鲜混凝土是否会塌落;②现场喷射混凝土大板,以便实验取心样检测试件强度;③观察喷混凝土中钢纤维分布的均匀性;④测试湿喷钢纤维混凝土的回弹率;⑤测试湿喷钢纤维混凝土的可泵性。最初湿喷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没有采用减水剂,配合比见表1。后根据28 d强度分析及回弹测试,实验人员对配合比中的水灰比及砂率作了调整,调整后的配合比见表2。
4 施工质量控制
4.1 湿喷机的选用
根据国内外湿喷机性能及价格对比,最终选定郑州生产的康达牌湿喷机,湿喷机自配流量泵和仪表以控制液体速凝剂的用量,湿喷机出料能力为6 m3/h。 4.2 工艺流程
按设计配合比将骨料、水泥、钢纤维、硅粉等加入搅拌机中搅拌2 min后,加入水和外加剂再搅拌5 min,然后打入混凝土搅拌罐车中。湿喷钢纤维混凝土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4.3 施工组织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1)机具:搅拌机1台,康达牌湿喷机1台,搅拌罐2台。
(2)人员:技术人员1名,工长、湿喷机操作员各1名,湿喷机辅助操作人员、司机各2名,工人8名。
4.4 施工方法
4.4.1 喷射前岩面处理
在喷射钢纤维混凝土前,用喷头高压风加水吹洗掉岩石表面爆破后附着的粉尘及其他杂物,使岩面处于饱和状态,以增加钢纤维混凝土与岩面的粘结力。
4.4.2 喷射过程控制
(1)喷射距离及喷射角度。喷头与受喷岩面的垂直距离控制在0.8~1.0 m,喷头与受喷面的夹角应控制在75°~90°。
(2)工作风压。根据湿喷机与作业面的距离,工作风压一般控制在0.3~0.4 mpa。
(3)一次喷射厚度及速凝剂掺量。一次喷射厚度主要取决于钢纤维混凝土的内聚力和它与岩面的粘结力。一次最佳喷射厚度顶拱部位控制在4 cm,边墙部位控制在5~6 cm。顶拱部位速凝剂掺量为5%,边墙部位为4%。
(4)喷射顺序及方法。喷射时应按照分段、分部位、先边墙、后顶拱顺序进行;边墙的喷射顺序为自下而上,顶拱的喷射顺序为自拱脚至拱顶。喷射时喷头应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4.5 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
4.5.1 材料管理
材料质量直接影响喷混凝土的各项性能,因此每次喷混凝土作业前,需对骨料进行检测,不合格骨料严禁使用;水泥、硅粉及外加剂需定期实验。
4.5.2 人员管理
喷射手的操作水平直接关系到喷混凝土的效果。因此施工单位对操作手进行了考试选拔和实地喷射,最后优选出最佳喷射手担任操作手。
4.5.3 回弹量控制
喷混凝土的回弹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配合比是否合理,骨料是否超径,喷射手是否操作熟练等,同时也是控制成本的重要依据。实验人员对回弹率进行了跟踪测定,并对配合比作了相应调整,施工单位也对施工工艺进行了改进和控制,最终回弹率控制为:边墙约5%~7%,顶拱10%~12%。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4.5.4 强度质量控制
上一篇:浅析有形建筑市场的规范管理(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