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移动,人类古老而年轻的梦想(2)

2014-09-16 02:10
导读:移动的梦想,人生而有之。浩瀚的宇宙里,最强悍、最无情的莫过于时间和空间,它创造一切又毁灭一切;人类的地球文明不过是短暂的存在,任何人在时间面

  移动的梦想,人生而有之。浩瀚的宇宙里,最强悍、最无情的莫过于时间和空间,它创造一切又毁灭一切;人类的地球文明不过是短暂的存在,任何人在时间面前都不由感叹自身的渺小与无奈。自生命开始我们的祖先就没有停止过穿越时空的设想与探索:嫦娥奔月、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近百年来人类认知与实践的加速度更是令人欢欣鼓舞:第二宇宙速度可以把我们送到别的星球,并且好几个探测器已经飞出了太阳系;而相对论则阐明了时间、空间的非绝对性:一切空间尺度都因运动而收缩,一切涉及时间的过程(生命过程、粒子寿命等)都因运动而膨胀。这些都使"生命在于运动"古语倍增新意;沧海桑田,至今这一切早已深深的溶入我们的荷尔蒙(HORMONE)中。

  1、移动设计的相关因素

  1886年汽车诞生,没过几年《纽约时报》在一篇报道中首次提出了“AUTO-MOBILE”(自主-移动)概念,更是人们对这种“新生儿”近似本能需求的最佳描述。汽车在本质上是一种交通工具,而交通工具则在于在一定的时间内使主体(人或物)完成相应的空间位移。如此,人类这种最原始的愿望和梦想就落到了汽车设计师的肩上,汽车设计师自然而然成了的“移动设计师”(MOBILITYDESIGNER)

  但是,人—移动(HUMAN-MOBILITY)所构成的系统远没有如此简单。如前所述,在满足人类愿望、创造空前的文明同时,移动还给自然、社会、道德以巨大的冲击,甚至是一种灾难!(总的体现为广义的汽车文化)这就是我们付出的代价,汽车也没有如最初设想那般给人类以“自由、自主”的移动。因此,移动设计师必须重新审视设计系统中的诸因素,以期“挫万物于笔端”。

  纵观设计系统中诸因素,设计的地位一目了然:连接和沟通系统中的人(使用者和非使用者),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产品(科学技术的主要载体)。

  所以,以人为出发点,移动设计首要解决以下问题:     


 ◆人--本身 即移动--情感、个性、渴求
 ◆人--产品 即移动--安全、舒适、便利
 ◆人--环境 即移动--环保、能源、社会  

  2.移动设计与人、移动设计与技术、移动设计与环境

 “产品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近百年前设计先驱的呼声依然是指导今日设计的不二准则。回头看看设计史给人以误导的“浮夸主义”、以市场占有为目的“计划废止制”,有必要重新强调人的主体地位;正是人的不同需求导致了为满足自身需要而进行的劳动生产和创造,不同人群的真实情感、个性需求应该得以充分尊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推动设计发展最终动力,它正是通过设计这座“桥梁”直接转化成生产力并且应用于生活中;科学技术还是一把“双刃剑”,在它推动人类历史车轮前行的同时,我们还切身的体会到前工业时代的“机器粗暴”、感受到商品经济时代的“功利主义”、并察觉到信息时代(后工业时代)“数字冷漠”的来临。可以想象,如果

上一篇:论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编写工作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