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中混凝土的施工温度与裂缝研究(2)
2014-09-17 01:05
导读:改善约束条件的措施: (1)合理的分缝分块;(2)避免基础过大起伏;(3)合理的安排施工工序,避免过的高差的侧面长期暴露。 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改善约束条件的措施:
(1)合理的分缝分块;(2)避免基础过大起伏;(3)合理的安排施工工序,避免过的高差的侧面长期暴露。
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抗裂能力,防止表面于缩,特别是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对防止裂缝十分重要,应特别注意避免产生贯穿裂缝,出现后要恢复其结构的整体性十分困难,因此施工中应以预防裂缝的发生为主。
混凝土的施工中,为了提高模板的周转率,要求新浇筑的混凝土尽早拆模。当混凝土温度高于气温时应适当考虑拆模时间,以免引起表面的早期裂缝。新浇筑早期拆模,在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出现“温度冲击”现象。在浇筑初期,由于水化热的散发,表面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此时表面温度亦较气温为高,此时拆除模板,表面温度骤降,必然引起温度梯度,从而在表面附加-拉应力,与水化热应力迭加,再加上混凝土干缩,表面的拉应力达到很大的数值,就有导致裂缝的危险,但可以在拆除模板后及时在表面覆盖轻型保温材料。
钢筋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影响很小,只对一般钢筋混凝土有影响。温度不太高及应力低于屈服极限的条件下,钢的各项性能是稳定的,而与应力状态、时间及温度无关。钢筋的线胀系数与混凝土线胀系数相差很小,温度变化时两者间只发生很小的内应力。钢筋的弹性模量为混凝土弹性模量的7-15倍,当内混凝土应力达到抗拉强度而开裂时,钢筋的应力将不超过100-200kg/cm2。利用钢筋防止细小裂缝的出现很困难。但加筋后结构内的裂缝一般就变得数目多、间距小、宽度与深度较小了。
为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防止开裂,提高混凝土耐久性,正确使用外加剂是减少开裂的措施之一。如使用减水防裂剂,笔者在实践中总结出其主要作用: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1)混凝土中存在大量毛细孔道,水蒸发后毛细管中产生毛细管张力,是混凝土干缩变形。增大毛细管孔径可降低毛细管表面张力,但会使混凝土强度降低。(2)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收缩的重要因素,使用减水防裂剂可使混凝土用水量减少25%。(3)水泥用量也是混凝土收缩率的重要因素,掺加减水防裂剂的混凝土在保持混凝土强度的条件下可减少15%的水泥用量,其体积用增加骨料用量来补充。(4)减水防裂剂可以改善水泥浆的稠度,减少混凝土泌水,减少沉缩变形。(5)提高水泥浆与骨料的粘结力,提高的混凝土抗裂性能。(6)混凝土在收缩时受到约束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时裂缝就会产生。减水防裂剂可有效提高的混凝土抗拉强度,大幅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7)外加剂可使混凝土密实性好,有效地提高混凝土抗碳化性,减少碳化收缩。(8)减水防裂剂可使混凝土缓凝时间适当,在有效防止水泥迅速水化放热基础上,避免因水泥长期不凝而带来的塑性收缩增加。(9)掺外加剂混凝土和易性好,表面易摸平,形成微膜,减少水分蒸发,减少干燥收缩.
4 混凝土的早期养护
实践证明,混凝土常见不同深度的表面裂缝,其主要原因是温度梯度造成寒冷地区的温度骤降形成的裂缝。因此说混凝土的保温对防止表面早期裂缝尤其重要。从温度应力观点出发,保温应达到下述要求:
(1)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