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T=(1/20) μs×128×(FIFO1)=
(128/20)×10 -6×(FIFO1)s
f=1/T=(20×10 6)/[128×(FIFO1)]=156250/(FIFO1)Hz
(2)跟踪频率变化的采样间隔
如果T2工作在定时/计数状态下,给T2的周期寄存器T2PER赋初值为FIFO1寄存器的值,则T2的周期中断时间即是上一个周波的周期;而在NMI中断程序中将FIFO1寄存器的值赋给T3的周期寄存器T3PER.注意:T2的分频系数为128,T3的分频系数为1,所以T3的周期中断时间是一个周期的电量的1/128;而采样周期用T3作时基,T3的周期中断即是采样中断。从而实现了一个周期的128点采样,即实现了跟踪频率变化的交流采样,当然,有一个周波的滞后。
每个周期会产生一次NMI(不可屏蔽中断),在NMI中断程序中将T2CNT的增加值(在FIFO寄存器)读出来赋给T3的周期寄存器。因为T2的分频系数为128,这样T3的周期中断时间即为一个周期的1/128,实现了一个周期采样128点的目的。
3 硬件设计
(1)互感器电路及设计注意事项
利用互感器电网的二次高压和电流交换成0~5V或-5~ 5V的电压送入A/D转换器,具体电路如图1所示。
图1中,电压互感器的原边100V,副边输出2mA电流经OP07转换成-3.5~ 3.5V的电压量(注意:幅值范围为-5~ 5V)。电流互感器的原边输入5A的电流,副边输出2mA的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