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前面已经提到,作为改装车,其对象只能是化油器汽车,对于第三代燃气汽车,改装车无论在环保方面还是在价格方面都是社会所难于接受的。同时,大批量改车,只能靠政府行为,这就确定了改车的对象只能是公交车辆,主要是出租车。出租车的寿命周期只有五年,使用三年以上的出租车已经失去了改装的意义,当原产双燃料汽车竞相涌入市场时,任何出租车公司在更新车辆时都不会不买原产车。这样,即使考虑将来可以将改装厂作为改装车的大修厂和年审定点厂,其折旧期最多不应超过三年,其折旧成本也是相当高的。
综上所述,无论从改装车的环保效益,还是改装厂的经济效益来看,燃气汽车市场必定是原产车的天下。
加气站建设涝后问题
事至今日,几乎无人不晓加气站对燃气汽车事业的重要性,但加气站的建设不仅现在赶不上发展的需要,只要与加气站建设有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解决,加气站建设滞后问题也就难以根治。这些问题有技术上的问题,主要是标准问题,但更重要的是政府行为问题。分述如下:
1. 标准问题
标准问题我们己另有专文,这里不再赘述。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必须拥有一个全新概念的加气站标准,应当向先进标准靠拢。应当将重点放在加气站自身安全素质上,放在加气站的科学管理上,保证加气站的灾难性事故几率能够降低到一个人们可以承受的低水平上。并在此基础上,将防火间距的概念倒过来,即用外界火灾不得影响加气站安全的观点来确定外部安全距离。只有这样才能为大幅度缩小防火间距找到理论依据,才能使防火间距问题不致长期争论1议而不决,影响加气站的规划布点。只有这样,才能在城市中心区建筑物间隙中找到微型加气站的建站用地。
2.土地政策问题
以深圳市为例,燃气汽车事业已成轰轰烈烈之势,政府有关部门也再三催促我们尽快建站,多建站。但时至今日没有见到有加气站建设用地的配套政策出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地到那里去建站。用加油站建设用地的价格买地,有几家企业买得起,又有谁敢于为这样一个微利项目投资千万之巨。
城市中心区没有多少闲置的土地可供建站,而加气站又必须大多数建在中心区,这几乎是一个死结。能否找到出路呢?除了微型加气站方案之外,还有现存的加油站可以用来改造成加油加气站,但这又会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数量不可能多到能够满足要求的程度。这里我们提出一个设想,供领导参考,那就是绿化带。绿化带是禁区,但也不尽然,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在绿化带中有变电站、自来水增压站,还可以见到餐厅、酒吧和汽车美容中心一类的东西,既然发展燃气汽车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城市大气质量的,如果将绿化带中的酒吧或汽车美容中心改成加气站,同时要求加气站的造型和色调必须与绿化带相协调“,使之成为绿化带中的一个小品, 岂不更好。
希望能有一个给出路的政策尽快出台,这是唯一能够解开建站用地死结的钥匙。
政府行为与企业行为的协调问题
政府行为与企业行为的协调统于是燃气汽车事业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现在没有任何人设想由政府出钱来办燃气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