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综合化的工业设计教育(2)
2014-11-16 01:00
导读:综合化的设计教育除了教学体制与结构的改革以外,更重要的是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以课题为中心的设计教育意味着教师由担任一、两门课程转向全面负
综合化的设计教育除了教学体制与结构的改革以外,更重要的是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以课题为中心的设计教育意味着教师由担任一、两门课程转向全面负责指导设计课题,只有单一知识背景的教师显然无法胜任综合化设计教育的要求。工业设计的教师不仅应该具有相应的专业素养,也应具有多学科的知识与跨学科的综合与理解能力,并能了解和把握国际上学术发展的前沿与动向。 正如工业设计本身是多元化和丰富多彩的一样,综合性的设计教育也应该是多样化的,国外设计院校的一些做法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借鉴。 1、导师制或工作室制。这种源于西方美术教学的体制在我国艺术专业由来已久,但在设计专业,特别是工科院校的设计专业中却非常罕见。这种教学体制的优势在于教师对学生素质的全方位培养,使学生的学习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学习的方式是以课题为中心,辅以相关的讲座。笔者学习过的丹麦皇家
艺术学院的设计专业大都采用种方式。 2、模块式教学。模块式教学是将相互关联的课程组合成若干教学模块,以利于相近课程的融合。同一模块可以有不同的层次,供不同年级的学生选修。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即采用此种方式。 3、开放灵活的选修或辅修制。选修制或辅修制在国外已有很长历史,其特点是有利于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有利于跨学科或专业领域的知识融合。我国不少高校已实行了学分制,但往往只是一种教学管理手段,试想学生连选专业尚不能自主,在选修课程上还会有多少灵活性和自主性?在国外,跨学科选修或者跨学科组织教学是相当普遍的。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许多设计课题的指导小组由设计、管理和工程3个学院的教授组成,课题组则由来自3个学院的学生混合而成,而课题一般是来自大公司的实际课题。这种不同学科的协作不仅使课题颇有深度,而且有利于不同专业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培养合作精神,这对于工业设计师是极为重要的。 综合性的设计教育是适应设计发展潮流的必然趋势,但由于我国在教育体制、师资力量及办学水平方面的局限,迈向综合化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但毕竟我们已经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
作者:何人可教授,湖南大学工业设计系系主任,教育部2001-2005年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
论文出处(作者):
设计人性化之原因
日本社会生活的变迁与日本工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