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SATWE进行结构设计时注意的几个问题(2)
2014-12-12 01:40
导读:“周期折减系数”默认的取值是1.0,这个值应在建筑考虑非承重墙体刚度的影响后进行调整。系数按如下规定选取,框架结构:砖填充墙多时取0.6-0.7,砖
“周期折减系数”默认的取值是1.0,这个值应在建筑考虑非承重墙体刚度的影响后进行调整。系数按如下规定选取,框架结构:砖填充墙多时取0.6-0.7,砖填充墙少时取0.7-0.8;框剪结构:砖填充墙多时取0.7-0.8,砖填充墙少时取0.8-0.9;剪力墙结构取1.0.
2、特殊构件补充定义
这一步的工作是一定要做的,梁是否铰结、不调幅梁的点取、角柱的点取等都是要用户指定,这需要对所设计的建筑物的受力体系有全面、清晰的理解。如梁铰接的点取与不点取,所配的钢筋是完全不同的:两端铰接的梁完全靠下部钢筋来承受荷载,下部配筋很大,支座只构造配筋;两端固接的梁的支座也配有钢筋,这是由于上部有负弯矩,承受拉力。当双偏压计算角柱时,角柱应点取,否则就不按照角柱计算,配筋也不予增大。
3、结构分析和构件内力计算
这一项要选的参数很少,但对整个结构模型的计算起到关键的作用。“层刚度比计算”有三种方法:1.剪切刚度、2.剪弯刚度、3.地震剪力与地震层间位移的比值。方法1按《高规》给出得方法计算,过于简单;方法2按有限元方法,通过加单位力来计算,用于转换层的计算;程序隐含的是方法3,概念和计算均简单.但未扣除刚体转角引起的位移。三种方法可能给出差别较大的刚度比结果,所以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选取。
4、分析结果图形和文本显示
在进行配筋计算与验算后,即可以得到梁柱的配筋简图及一些文本。在查看结果图形和文本时要注意几个参数的限值。
首先,柱轴压比限值应满足《抗规》6.3.7条的规定,并查看梁柱的配筋是否超筋,如有超筋就要考虑调整梁柱的截面来调整配筋量。
另外,结构整体性能应加以控制:
(1)、位移控制:程序输出结果第一项是构件节点位移,第二项是层间位移.位移控制是通过控制位移比进行的。计算结果应满足《抗规》5.5.1条规定,出现个别位移比超限时,可查位移的大小,在位移很小的情况下,可不考虑。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2)、周期控制:《抗规》5.2.5条对楼层最小剪重比做了规定,X 、Y方向的有效质量系数一般不应小于90%.地震作用最大的方向一般控制在15O内,当大于15O时,应将该角度在调整信息中再次输入,并重新导荷验算。另外《高规》的4.3.5条规定,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周期T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周期T1之比,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9;B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850.(3)、层刚度比控制:《抗规》附录E2.1规定,筒体结构转换层上下层的侧向刚度比不宜大于2;《高规》的4.4.3条规定,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结构,其楼层侧向刚度不宜小于相临上部楼层侧向刚度的70%或其上相临三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高规》的5.3.7条规定,高层建筑结构计算中,当地下室的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端时,地下室结构的楼层侧向刚度不应小于相邻上部结构楼层侧向刚度的2倍:《高规》的10.2.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