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通信方式的选择是保证通信的有效性和实时性的基本要求,在实际应用中根据机器人的结构和任务要求来选择,目前群体机器人的通信还存在许多瓶颈问题,如机器人数目增加时,通信速度和效率将下降。
1.2 群体机器人系统的协作与控制
机器人之间的协作与控制问题属于群体机器人系统中的高级控制任务,是研究群体机器人系统的关键技术。
机器人群体系统是由机器人个体按照一定关系联系起来,并具有自我调整的功能,系统中机器人个体和机器人群体都要协作动作,以实现机器人群体的功能。借鉴组织行为学的理论,群体机器人系统研究对象包括机器人个体、机器人群体两个层次,即机器人个体行为和机器人群体行为。机器人个体行为主要包括机器人个体对环境的感知、学习、响应以及自适应动作的协调。机器人个体控制系统是实现个体行为的基础,机器人个体控制系统要求能使个体表现出较强的协作性和自主性。协作性是指机器人能协调合作的能力;自主性是指机器人具有一定的自主能力、能感知环境的变化并能作用于环境。系统的协调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如何处理机器人的自主和协作之间的关系;机器人群体行为是机器人个体行为的合成,典型的群体行为研究有集中行为、分散行为和编队行为等。根据机器人群体结构分布的不同相应的控制结构也不同,可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种。集中式控制由一个机器人或者PC机对任务进行调协规划并集中调度;分散式控制中任务分配是通过机器人之间的交互来实现的,每个机器人基于自己的传感器信息和内部状态规划各自的行为,通过协商等手段消解冲突。
为研究机器人群体的协作机制,以提高群体的协作能力,目前多采用下述控制机制,包括:
(1)基于信息资源库共享;
(2)基于传感器信息共享的控制:依靠通信装置,每个机器人上的传感器不再是私有享用,其他机器人通过通信也可享用;
(3)基于资源竞争规则的调度机制:资源包括作业空间、作业顺序、作业工具等,该控制策略最基本的目标是解决死锁问题;
(4)基于任务与能量最佳匹配原则的动态组成、重构控制;
(5)并行规划算法。
1.3 群体机器人系统冲突的解决
在群体机器人系统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系统中冲突问题的解决。在群体机器人系统中冲突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任务冲突、路径冲突和空间冲突等。群体机器人系统中的冲突很容易造成系统的混乱,严重影响了系统的总体性能。解决冲突除了要有合理的控制结构和通信方式外,也需要相应的解决策略。在群体机器人系统中,每个机器人都把其他机器人当作障碍物来处理,并通过传感器探测障碍物的有无。同时机器人也根据定期接收到的信息来处理传感器的不确定性,并区分机器人障碍物和非机器人障碍物,由此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群体机器人系统冲突问题的解决办法有很多,最直接的方法是采用集中控制器来决定所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