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速公路工程变更设计的控制(2)
2015-01-13 01:13
导读:分级管理的划分是按照技术难易、重要性及投资规模的增减为主要依据。凡投资规模增减额度大于8万元或涉及重要的方案如路线平纵面、桥涵结构式及需
分级管理的划分是按照技术难易、重要性及投资规模的增减为主要依据。凡投资规模增减额度大于8万元或涉及重要的方案如路线平纵面、桥涵结构式及需补充勘测资料的变更属甲类变更,由总监办审批后才有效;凡投资增减在8万元以下,技术比较简单的变更设计项目定为乙类变更,由驻地监理办一级审批即可。每类变更又根据其性质划分为完善、优化、修改、新增进行审批。
2.变更依据的确立
除采取分级管理措施外,还规定了变更依据的确立。依据的确立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由项目办根据标准提高或实际情况决定的变更,这样的变更一般由项目办以变更通知或领导人指令的形式下发执行;其二是由施工单位或地方提出的变更设计项目,必须由项目办派出主管人员,会同设计代表、监理工程师、施工单位乃至地方有关人员、群众代表等到现场召开变更设计工地会议,经一起查勘现场后,讨论变更方案,并以会议纪要形式确定下来,作为变更设计的依据。对于提高标准的项目则需要认真论证和严格筛选。
另外,对于提高原设计标准的变更项目,亦应注意因地制宜,不能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例如,挖方边坡防护,一方面对于重点边坡、大挖方边坡等,为保证安全加大了防护方面的投入;另一方面对于一般边坡,经过对地质情况的考察及边坡稳定分析,属比较稳定的边坡,还将原设计有护面墙的予以取消,而以种植草皮辅以骨架、护脚和矮墙进行防护,不但达到防护目的,节省资金,而且美化了边坡。对于排水系统,亦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沟渠加固。对于草皮长势良好的水沟,则不作任何加固。当然,像中央分隔带由新泽西变为波形护栏,增加轮廓标以保证夜间行车安全,增加绿化面美化路容这样一些提高工程标准的变更项目,该增大投入还是增大投入,虽然初期成本较高,但从长期观点来说能提高公路的使用效益及降低养护成本,用系统的观点来看也是可取的,也是降低成本的做法。对要用成本效益的系统观点来综合分析,慎重决定。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3.变更审批
施工单位根据确立的变更设计依据及项目办下发的变更设计图纸(没有图纸的由驻地监理办核实工程量)及其工程数量,以变更令的形式提出实施该项变更所需费用,然后自下而上依次由现场监理、驻地监理办及总监办工程科、计量科、总监按前述变更设计分级管理权限逐级审批。
费用的审批主要包含,一是数量的核实,二是单价的审批。在数量核实方面,除设计图纸上列有工程量无需核实外,尚有一些变更设计项目是没有图纸或不用图纸即可实施的。如清淤换填,挖方由土方变为石方等等,需由驻地监理现场核实,并由总监办计量科抽查所报数量是否属实。在数量审核方面,主要看现场监理、驻地监理办能否担当起所担的责任。因为一旦稍有疏忽,个别思想不纯的驻地监理就可能和承包商相互勾结,夸大变更数量,从中牟利,这种现象在变更设计管理中也时有发生。
在单价审查中,为了便于快速审批,一般在变更设计方面未重新调整单价,原合同中有单价的项目,按原合同执行。原合同中无单价的项目,由施工单位提出分析单价后逐级审批。这种做法从国际惯例来说不尽合理,但在我省变更设计管理中却发挥了很好的效率。其一是加快了审批速度,避免了每一个变更都为单价的事扯皮,浪费时间。其二是可使施工单位放心,只要图纸出来或无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