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黄山风景区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2)
2015-02-13 01:00
导读:通过对黄山风景区自然地理环境、水资源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笔者认为解决黄山风景区供水和污水治理问题的基本思路是: ①水资源的综合
通过对黄山风景区自然地理环境、水资源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笔者认为解决黄山风景区供水和污水治理问题的基本思路是:
①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是一项涉及面广、技术性和政策性强的复杂的
系统工程,必须统筹规划,科学安排,分步实施,力求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的全面提高。
②节流与开源并举,解决供水。尽量利用景区外水源,景区内充分利用现有蓄水设施,引用先进的节水技术和设备,提高用水的科技含量和利用率,减缓供求矛盾。同时,尽量减少在精华景区建坝蓄水,而在景区边缘或更大范围新辟经济可行的水源点,引水上山,解决供水问题。
③污水处理原则上就近进行,点片结合、相对集中。根据污染源的分布情况,因地制宜地设置治污设施,且以小型化、小水量为主。在对自然环境影响不大且污水源相对集中的地区,才采用集中方式。为不影响景观,处理设备尽可能采用地埋式,且与宾馆和景点保持足够 的距离,减少气味干扰。治理后,达标的废水仍排放到自然水体中,以保持区域水系的稳定。
④水资源管理应结合水源形成供水网络,使景区间用水实现互补。从保护水质、降低成本出发,就近先利用原水、库水,并尽量回收使用,再考虑抽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的经济合 理性。在水资源建设中,水资源与环境管理系统的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供水形成网络、污水得到治理的同时,还应考虑建立水资源与环境管理系统,用于水资源、水需求和环境保护系统的管理和监控以及消防、事故、旱情等紧急情况的对策,做到统一调度,合理控制利用水资源。
3 初步实践
90年代开始,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即着手解决黄山供水和污水处理问题,近两年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更是加快了建设步伐。除了与省、市有关技术部门共同进行水资源普查、研究及规划工作外,还编制了《黄山风景区供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开展中国—芬兰《黄山水资源和环保科技项目》合作,其中部分工程建设项目已相继实施。在规划和实践过程中,充分考虑了黄山自然条件和特殊性以及作为著名风景名胜区所具有的表象和内涵,抱着审慎的态度认真对待,不因水资源建设而造成无法弥补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损失。为解决黄山的供水和污 水处理,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初步实践。
大学排名 3.1景区外水资源的利用
从减少景区内的水资源占用,减轻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出发,几年来已经有计划地在景区周边的屯溪、汤口等地投资数千万元兴建了洗涤中心、净菜中心、垃圾分检处理场和生活基地等设施。风景区宾旅馆、各类接待设施使用的被褥、衣物、时令蔬菜、瓜果等去污洁净后进景区,各类垃圾也经分类后将大部分运至景区外处理。此举既大大减少景区内的供水、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减轻了供水压力和水体、环境的污染,也给周边地区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经济、增加
就业的市场,收到了一举多得的综合效果。
3.2节水技术和设施的推广应用
在景区各类设施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