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峨山县生态城镇建设的思考(1)(2)
2015-04-25 01:10
导读:(二)峨山县生态城镇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1、生态城镇建设资金与实际发展需求矛盾突出。作为欠发达地区,我县城镇建设起步晚,基础薄弱,全县经
(二)峨山县生态城镇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1、生态城镇建设资金与实际发展需求矛盾突出。作为欠发达地区,我县城镇建设起步晚,基础薄弱,全县经济总量小,财政支付能力弱,自身承载筹措资金能力不强。近年来,我县通过市场化运作,筹措了部分建设资金,但我县正处在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时期,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特别是在改善生态环境上还需有大的投入。另外我县城镇建设主要停留在县城中心镇的建设上,而中心镇、中心村的水、电、路、通讯、卫生等相对比较落后,促进县城与重点集镇、中心村协调发展。2、全县城市化水平低,生态城镇建设制约因素多。日前我县城市化水平为30%,与全市相对发达县相比,差距仍十分巨大。我县8个乡镇分散、规模小、各自处于相对独立封闭的山区半山区,不利于城镇的功能整合,规模扩张条件差。此外,全县村落星罗棋布,分布广、规模小、这种自然条件限制严重阻碍了我县城镇建设发展,除经济、自然因素外,我县在城镇建设上思想、观念、体制等都存在制约生态城镇建设的因素。3、生态城镇建设专业技术人才相对不足。由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在吸引人才能力上也相对较弱,同时,我县科研机构少,自身培养人才相对较少,这就形成了我县城镇建设技术人才缺乏,与生态城镇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更是少之又少。因此造成了科技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发展速度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4、生态城镇法规制度建设有待加强。我县的生态城镇建设尚在初级阶段,在生态城镇建设的监管法规制度和实行上缺乏一套健全并行之有效的生态法规政策和管理方法作保障,做到有法可依,依法治镇,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三、峨山县建设生态城镇的措施生态城镇建设是一种渐进、有序的系统发育和功能完善过程。峨山县建设生态城镇必须促进传统农业经济向资源型、知识型和网络型高效持续生态经济的转型,以生态产业为龙头走出一条新兴工业化的道路;促进城乡及区域生态环境向绿化、净化、美化、活化的可持续的生态系统演变,为社会经济发展建造良好的生态基础;促进城乡居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向环境友好、资源高效、系统和谐、社会融洽的生态文化转型,培育一代有文化、有理想、高素质的生态社会建设者。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校园规划和学校建筑的认识
城市规划与城市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