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流跟踪控制的高压钠灯电子镇流器研制(2)
2015-08-10 01:44
导读:S2和S3的切换有两种模式,分别是双极性切换和单极性切换。双极性切换时,无论给定电流ig处于正半周期还是负半周期S2与S3都是互补通断。单极性切换时

S2和S3的切换有两种模式,分别是双极性切换和单极性切换。双极性切换时,无论给定电流ig处于正半周期还是负半周期S2与S3都是互补通断。单极性切换时,ig正半周时,S3始终关断,S2进行斩波;负半周时,S2关断,S3斩波。单极性切换原理分析见图4,即在t0~t1时段,S2导通,电流iL增大;到t1时刻,iL增大到比〔ig(t1)+ΔI〕/k略大一点,滞环比较器动作,S2关断,电感L放电,iL经电容C2,二极管D3续流;直到t2时刻,下降到比〔ig(t2)-ΔI〕/k稍小一点,S2再一次导通,iL又将增大。ig处于负半周可作同样的分析。与双极性切换模式相比,单极性切换有以下优点:
1)只有一只功率管动作,开关损耗是双极性切换的一半;
2)主电路各物理量的动态应力,如dv/dt及di/dt小于双极性切换模式,因此,对控制电路的干扰小于双极性电路。
但是单极性模式的控制电路要附加一些简单的逻辑控制电路。

电感L的大小与滞环宽度2ΔI决定了开关频率的高低。当其它条件一定时,开关频率与电感L和滞环宽度的乘积成反比。因为功率MOSFET的开关频率很高,所以,用较小的电感即能满足要求。
2 启动电路的设计
启动电路采用逻辑控制,不须采取高压隔离措施,简化了主电路,并且能瞬时启动。工作原理如图5所示。利用LC振荡原理很容易产生高频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