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建设—中国植物园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探讨(2)
2015-10-16 01:15
导读:园林建设是植物园发展的平台,科学的内涵,园林的外貌形成了植物园的整体形象。植物园是人民的植物园,植物园除了向社会提供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
园林建设是植物园发展的平台,科学的内涵,园林的外貌形成了植物园的整体形象。植物园是人民的植物园,植物园除了向社会提供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的产品外,他还要向社会提供旅游服务,休闲服务,向社会提供科普教育的场所。他的使命决定了植物园必须是绿草如茵、鸟语话香的植物大本营与公众喜欢的旅游风景区。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在实施《万种植物园》的项目的过程中,建立了在国内外影响较大的植物专类园,促进了知识创新研究。利用众多的引种植物,经过精心规划与建设,新建或改造、充实了30多个植物专类园(区),形成了一批有特色或国内外影响较大的植物专类园。其中棕榈园收集保存的种类超过400种,是世界上户外保存最多的专类园之一(世界上户外保存棕榈植物超过400种的只有夏威夷哈罗德树木园(Harold L. Lyon Arboretum, Honolulu, Hawaii)、澳大利亚汤斯维尔植物园(Townsville Botanic Garden, Australia)和泰国的东巴植物园(Noonchi botanical garden, Thailand))。野生天南星园共收集了野生天南星科植物94种,占全国种类的48%,成为了中国收集国产天南星种类最多的天南星专类区。丰富的植物种类和多样化的植物专类园,为国内外科技人员的知识创新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材料基础。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科技人员利用本项目所保存或建设的植物专类园的材料开展研究,发表了一些高水平的文章,在Nature、Plant Systematical and Evolution、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报、植物学报等SCI刊物或CSCD刊物上发表了20多篇有影响的论文,其中在世界权威杂志《自然》发表的论文是在新建的姜园完成的。也为科技人员争取国内外项目提供了材料和基地。仅2002年版纳植物园科技人员利用项目引种的植物或建设的植物专类园申请各类项目共7项,经费共计136万元。如我园李庆军研究员争取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热带植物繁殖生物学与繁育系统演化研究”,主要是利用项目新建的野生姜园为研究材料和观测基地;彭艳琼助理研究员所争取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榕小蜂的交配机制对榕树繁殖的影响”,就是利用项目建设的榕树植物专类园为研究材料和试验基地。 植物园的园林建设为科普教育提供了一个自然的舞台。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在进行《万种植物园》项目的过程中,非常注重科普教育设施和科普旅游环境的建设,特别是以展示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热带雨林民族植物文化博物馆”和“民族植物文化园”等的建设,则使这个植物园的科普教育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和具有显著的新特色,成为西双版纳的龙头旅游景区(点)。也曾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点)” 和全国仅有50家的“全国文明旅游景区示范点”。每年接待了近50万的国内外观光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并促进了云南旅游观光业的发展。二、园林建设的主题—建立有特色的植物专类园 植物园以展示植物为主,无论是对科学家或是对游客来说,植物就是植物园的主题,只是,科学家研究植物与自然之间、与国民经济的关系,而游客则以观赏植图3 国树国花园内的泰国国树——腊肠树的外形和色彩,从中感受自然界的丰富与神奇。在做植物园总体规划的时候,建立有特色的植物专类园是植物园规划首先要优先考虑的事情。在一个植物园中,有没有建立具有当地特色的植物专类园决定了该植物园价值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特色就是没有替代性,就是以当地土著植物为主的植物专类园,科学院和地方很多植物园就是建立了独具特色的植物专类园从而在植物园界建立了自己的地位。表1 中国有特色的植物专类园一览表专类园名称建有特色专类园的植物园(物种或品种数)
药物园四川药用植物园(2300)、广西药用植物园(2130)、北京药用植物园(1300)、南京药用植物园(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