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十大问题(2)
2015-12-23 01:42
导读:二、两个根本转变:国家政策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的指导 从我国的宏观政策来看,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这一
二、两个根本转变:国家政策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的指导
从我国的宏观政策来看,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这一跨世纪的战略中提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在于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一是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二是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两个根本性转变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中重要的举措。
两个根本性转变要求城市发展改变原来固有的模式,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与两个根本性转变对城市的具体指导意义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根本性转变要求城市规划进行全方位的战略性变革(见表2)。
表2 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发展方向分析
计 划 经 济 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
规划
哲学 以人为中心 人与环境并重
规划目的 贯彻国民经济计划 与国民经济计划相辅相成创造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
规划任务 以建设为主的物质性规划 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综合性规划
规划方针 “十六字”方针: “工农结合,城乡结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 尊重人、自然和历史文化,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城市
规划内容 发展规划、布局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平面、静态) 发展规划、布局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生态规划、景观风貌规划、城市管理规划有机结合的环境整体规划(立体、动态)
规划理论 单一的
建筑学 建筑学、
地理学、经济学、
生态学、
社会学、园
林学、
系统工程学等多学科协同作战的城市学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规划标准 严格贯彻国标 与国际标准对接并突出地域性特点
规划方法与技术 定性为主 定性、定量、定位、定景、定施的综合集成与“3s”等技术应用
规划视野 就城市论城市
就区域论区域
就现状论现状 以区域系统观和动态时空统一观,研究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的科学调接问题
规划审美观 空间形式美 生态和谐美
规划价值观 高标准、高消费 适应性、可持续性
规划主体与城市建设投资渠道 政府由上而下进行拨款、投资 政府、企业、外商、上、下、左、右等多渠道、多方式
规划管理 领导决策存在随意性、盲目性问题 规划管理法制化、科学化,领导决策与民众参与相结合
三、三个面向: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制定准则
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应遵循“三个面向”的准则,既要面向世界,还要面向现实,更要面向未来。只有面向世界,才能在
世界经济开发、开放、可持续发展的大格局中找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地位,明确开发战略的目标和方向;只有面向现实,才能摸清都市圈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分异和组合特点,从而能够因地制宜,突出构建重点,体现和创造城市的特色;只有面向未来,才能在跨世纪的高度高瞻远瞩,远虑近忧,妥善处理好城市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