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进展与展望(1)(4)
2016-01-15 01:03
导读:2.2 重点研究领域 2.2.1 尺度—结构—过程相互作用“尺度—结构—过程”是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核心理念, 结构影响过程, 过程改变结构, 尺度不同, 结构
2.2 重点研究领域
2.2.1 尺度—结构—过程相互作用“尺度—结构—过程”是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核心理念, 结构影响过程, 过程改变结构, 尺度不同, 结构与过程的关系也将有很大的差异。其中, 结构是不同地理—生态过程与自然背景综合作用的结果, 地理—生态过程的变化与发展影响和改变着陆地表层系统结构的形成, 从某种意义上说结构是各种地理—生态演变过程的瞬间表现。同时, 结构能够从多个方面影响过程, 如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能够影响局域地表温度、养分丰缺、生物种群或其他物质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 景观要素的变化可以影响景观中的物质流和能量流等[22, 23]。
结构、过程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离不开其所依赖的尺度。地理—生态过程不同, 其相应的尺度也会有很大的变化。就研究粒度而言, 富营养化的研究往往在30 m 或更小粒度上展开, 而森林砍伐的粒度则多在100 m 以上; 就研究的幅度上, 叶片的生理过程一般发生在平方毫米/ 平方厘米的空间尺度和秒/ 分钟的时间尺度上, 而景观动态过程的研究则需要考察几百/ 几千平方公里的空间尺度和十年/ 百年的时间尺度[24]。结构与过程的关系会因研究尺度的不同而发生明显的变化, 如在不同尺度上, 土地利用结构与土壤养分、土壤水分、水土流失的影响机制并不相同[4], 中小尺度上的研究成果并不能满足大规模综合治理与开发的需求。
尺度—结构—过程的相互作用研究是现代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重点领域, 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针对单一尺度分析结构与过程的作用机理;
(2) 探讨不同尺度之间结构或过程变化的规律和特征, 并分析其尺度效应;
(3) 基于不同尺度结构与过程的作用关系和尺度效应分析结果, 进行多尺度综合研究和尺度转换研究;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4) 探讨不同尺度划分体系(如时间尺度、空间尺度、过程尺度、观测尺度、模型尺度等) 对结构、过程、结构与过程作用关系的影响效应;
(5) 其他研究, 如多尺度模型研究、尺度转换不确定性分析研究等。
2.2.2 自然—经济—社会要素相互联系当代地理学作为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与关系及其时空规律的科学, 其研究内容主要面向当前世界性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25]。现代地理—生态过程的研究, 必然注重自然、经济、社会等多因素的综合研究, 注重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的关系[19]。
在自然—经济—社会要素相互联系的研究中, 地理—生态过程重点探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自然、经济、社会单一系统内部的要素、过程时空变化规律与特征;
(2) 自然、经济、社会不同类型的要素、过程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机理;
(3) 自然、经济、社会不同系统之间多要素或过程之间的综合与集成;
(4) 地表系统在自然、经济、社会共同作用下的变化规律与发展趋势;
(5) 其他研究, 如复合系统基础理论创新等。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城市规划管理中的传播理论研究
长江源区高寒草甸植被覆盖与地温变化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