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土壤实习报告(—)(1)(2)
2016-01-26 01:02
导读:生物气候条件很适合山地黄壤和山地准黄壤带,土壤受水分影响呈黄色,发育山地黄壤和准黄壤 海拔1200米以上 本地区气温低、湿度大、云雾多、日照短、
生物气候条件很适合山地黄壤和山地准黄壤带,土壤受水分影响呈黄色,发育山地黄壤和准黄壤
海拔1200米以上本地区气温低、湿度大、云雾多、日照短、风力大,祝融峰年平均温度为11.3℃,最冷月平均温度0℃,最热月平均温度21.3℃,年降水量2130毫米,年蒸发量1000毫米,年相对湿度在85%以上,其中3~5月相对湿度高于90%,全年雾日多达240天,年平均风速6.8米/秒草甸植物有芒草、野古草、鹅冠草、蓟、星宿菜、前胡、山莓、湖南连翘高峰气候凉湿,风力很大,木本植物难于生长,被草甸植物取代,发育为草甸土
衡山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南北来往气流频繁,降水丰富,干湿季节不明显,温度和湿度垂直变化明显。气象记录显示,海拔70米处的山下年平均温度
17.5℃,最冷月平均温度
5.0℃,最热月平均温度
29.7℃,年降水量
1509.5毫米,以3~6月雨量最多,无明显干季。海拔560米处的半山亭年平均降水量为
1659.8毫米,海拔 1230米处的山顶年平均温度
11.3℃,最冷月平均温度
0.08℃,年降水量最高可达
2342.6毫米。由于沟谷深远,云雾弥漫,全年雾日多达253天,海拔
800米以上,云海茫茫,峰峦时隐时现,衡岳烟云名闻天下。山上风速大,望日台年平均风速
6米/秒,为山下三倍,最大风速高达
40米/秒,主峰全年七级以上风速达126天,最大达10级。
衡山植被受气候、地形和土壤等自然因素影响明显,由于人为干扰,植被屡遭破坏。衡山是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的典型地区,从残存植物来看,衡山过去阔叶林分布面积较大,而且是连续的。虽然植物种类成份不尽相同,但从山麓到山顶均有分布。常绿阔叶林是衡山地带性植被类型,常见树种有苦槠、甜槠、多脉青冈、石栎和樟树等。常绿阔叶林破坏后,逆向演替,被马尾松所替代。灌丛主要优势种有继木、映山红、美丽胡枝子、茅栗和花竹等,草丛优势种为野古草和芒草等。常绿阔叶林现残存约共3页: 1 [2] [3]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伍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