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行业的生产特点及发展趋势(2)
2016-12-22 01:21
导读:整体上,制造企业信息化进程,可将其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功能自动化阶段。在七十年代电子技术和 计算机技术 的发展为生产领域的自动控制提供了可能,使
整体上,制造企业信息化进程,可将其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功能自动化阶段。在七十年代电子技术和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生产领域的自动控制提供了可能,使得以计算机为辅助工具的制造自动化技术成为可行,由此出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CAPP)、物料管理计划(MRP)等自动化系统。
信息集成阶段。八十年代针对设计、加工和管理中存在的自动化孤岛问题,实现制造信息的共享和交换,采用计算机采集、传递、加工处理信息,形成了一系列信息集成系统。
过程优化阶段。九十年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在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企业意识到除了信息集成这一技术外,还需要对生产过程进行优化。如用并行工程(CE)方法, 在产品设计时考虑下游工作中的可制造性、可装配性等,重组设计过程,提高产品开发能力;用企业经营过程重构(BPR),将企业结构调整成适应全球制造的新模式。
敏捷化阶段。九五年以后,以Intercom为代表的国际互联网,正以极快的速度在发展。Intercom 在改变信息传递方式的同时也改变着企业组织管理方式,使以满足全球化市场用户需求为核心的快速响应制造活动成为可能,敏捷制造(AM)、虚拟制造(VM)等新的制造模式应运而生。敏捷制造从高瞻远瞩的角度提出了制造企业的核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