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快速公交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作用(2)
2017-02-10 01:04
导读:相同投资下地铁系统与快速公交系统建设范围 2 我国大城市空间结构特征和存在问题 在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城市规模迅速扩大的过程中,我国的大城市,
相同投资下地铁系统与快速公交系统建设范围
2 我国大城市空间结构特征和存在问题
在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城市规模迅速扩大的过程中,我国的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从城市空间结构形式上来看,大部分城市都是“摊大饼”型的单中心同心圆圈层结构(图1)。这种特征最突出的城市如北京市。
图1 单中心同心圆圈层结构
图2 多中心组团式城市结构
随着城市人口密度和空间规模增长到一定程度后,单中心同心圆圈层结构的城市空间向四周无序蔓延,呈现出“摊大饼”式的土地利用模式,这样便给城市带来了很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市中心交通拥挤。由于大量的第三产业和就业人口向市中心集聚,使出入市中心的交通量增大,引起市中心交通拥挤。
(2)市中心环境质量下降。由于市中心人口过分密集,绿地面积减少,基础设施缺乏,污染严重,人均居住面积狭小,导致市中心环境质量的下降。
(3)市中心发展缓慢。由于市中心地价过高,建设成本昂贵等因素抑制了市中心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发展,西安市的社会和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城市规模和城市交通出行增长迅速。因此,西安市提出了新的规划方案。
整体布局为:采取拉大城市骨架,发展外围新区;优化布局结构,完善城市功能;降低中心密度,保护古城风貌;显山露水增绿,塑造城市个性;南北拓展空间,东西延伸发展的城市布局原则,城市未来主要向西南、东北方向发展;远期主要向北跨过渭河发展。
布局形态为九宫格局,棋盘路网,轴线突出,一城多心。未来西安城市将按照九宫格局、虚实相当的总体结构,形成几个外围副中心,即在西南方向形成以户县为主的副中心;在东北方向形成以新筑、临潼为主的副中心;在北部方向形成以阎良为主的副中心;在渭北方向形成以高陵(跨过渭河)、泾河工业区为主的副中心;在南部方向形成以长安为主的副中心。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3 国外城市发展BRT系统的经验
巴西库里蒂巴市建设BRT系统的经验:
巴西库里蒂巴市是联合国推荐的 “公共交通示范城市”,该市完美的公共交通网络已使城市中75%的居民上下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在早期城市总体规划中,该市确定了5条“交通中轴线”,采用了以交通发展带动城市土地开发利用的TOD模式,城市人口集中于这些干线附近,公共交通也因此发挥了主力作用。库里蒂巴的BRT系统的公交线网由快车线、区间线和支线组成,不同性质的线代表不同的客流量,并以不同的颜色区分。库市的透明桶式候车亭也独具一格,乘客进入此亭事先交费,车辆到站后无需交票直接上车,站台与车辆地板齐平。库市公交车辆以大功率、大容量为主,车门为3~5个,在支线上开辟一些小公共汽车作为补充。库市现有公交线路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