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总线与以太网互连系统设计(2)
2017-03-19 01:05
导读:以太网控制器协议转换模块主要由微控制器SX52、以太网通信控制器RTL8019AS和隔离滤波器FB2002组成。RTL8019AS是台湾

以太网控制器协议转换模块主要由微控制器SX52、以太网通信控制器RTL8019AS和隔离滤波器FB2002组成。RTL8019AS是台湾Realtek公司制造的一种高集成度的全双工10Mbps以太网控制芯片,实现了基于Ethernet协议的MAC层的全部功能,内置16KB的SRAM、双DMA通道和FIFO完成数据包的接收和发送功能。在网关设计中,使用跳线模式(JP置为高)硬配置RTL8019AS为8位模式。使用RTL8019的低5位地址线A0~A4以及低8位数据线D0~D7。SX52的B口的B0~B4脚作为地址线连接RTL8019AS的低5位地址线,B5~B7作为控制线分别连接读写时序控制脚IORB、IOWB、IOCHRDY;C口作为数据线连接RTL8019AS的低8位数据线;A口保留,用作日后扩展。图3中AT24C64为8KB EEPROM,主要用来保存嵌入式透明SX-52网关的配置信息,如网关IP地址、MAC地址和SJA1000的ID网络标示符、网络掩码AMR和总线定时(BTR0、BTR1)等。这样,可以灵活方便地修改网关参数,适应不同环境,同时也考虑到以后的扩展。
RTL8019AS除与SX52连接外,还将其网络收发器的4根引脚TPOUT+、TPOUT-、TPIN+、TPIN-通过外接的隔离滤波器FB2002与以太网相连。采用隔离滤波器FB2002是为了提高网络通信的抗干扰能力。
3 软件设计
整个互联系统的软件设计可以分为三部分:CAN总线设备接口通信程序、透明网关协议转换程序和以太网层应用程序设计。其中,CAN总线设备接口通信程序和透明网关协议转换程序的CAN控制器协议模块在结构上有较大的相似性,但有可能因采用微控制器不同而导致实现的程序语言相异。因而,在此不作论述,而主要讨论后两个方面的程序设计。
3.1 透明网关协议转换程序
透明网关协议转换程序的整体设计思路为:当以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