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水在景观建设中的重要意义(2)
2017-03-23 01:03
导读:(二)云雾 云是气块上升过程绝热冷却降温,使水汽达到饱和或过饱和发生凝结而形成。例如:黄山的云海,是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形成的云层,并且云
(二)云雾
云是气块上升过程绝热冷却降温,使水汽达到饱和或过饱和发生凝结而形成。例如:黄山的云海,是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形成的云层,并且云顶高度低于山顶高度,当人们在高山之巅俯首云层时,看到的是漫无边际的云,如临于大海之滨,波起峰涌,浪花飞溅,惊涛拍岸。故称这一现象为“云海”。其日出和日落时所形成的云海五彩斑斓,称为“彩色云海”,最为壮观。
虽不说我们在园林建设时要造成此种观赏效果,但是要注意应该因地制宜,比如说,北方有万里无云的晴空,蔚蓝的天空;也有各种形状的云彩闪过的美景,各种云从你头顶飘过会带给你无限的遐想;还有傍晚日落十分的火烧云的美景,北方夏季常见的天气现象。在园林建设中有借景的造园手法,利用地形的高差或者视线的疏导来给游览者营造一个最好的观赏角度观赏氛围。而在南方就不用考虑这些了,比如,四川地区云雾多,但是云没有什么变化,观赏价值不高,一年中也没有几天可以看到晴空的时候,因此,园林建设中也要充分考虑气候现象的可利用性。
此时,在北方建设园林时就不能像南方园林那样建造的紧凑,被大部分植物覆盖,要有意识的做引导,开辟最佳的观赏视角,能为园林增加更多可观赏的资源,就是要注意遮与掩,恰当的运用园林建造的造景手法,会使我们的作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能正因如此才有了北方园林的粗矿宏大与南方精巧细腻。雾与云的形成过程相似都是有水汽凝结而成的细小水滴或水晶组成的可见集合体。但是雾一般是在低空形成,大多在空气湿度大的地区出现,如我国四川地区,在初春与秋末都有大量的雾天出现,虽然它被视为是气象灾害,但那只是看待它的一个角度,我们现在所说的就是从园林建设的角度阐述的,雾气形成会使能见度降低,影响我们的视线,但是在南方小巧的园林中就有另一番美意,园林中植物茂盛,空间变化丰富虽然总面积不大,但由于园路的空间组织使我们感觉是迂回曲折变化丰富的。在雾气浓重的季节观赏园林,由于视线受到了阻挡,使我们面前的景色恍恍惚惚,似有非有似无非无,是自然造成的遮掩,似乎也达到了预扬先抑的造景效果,在此环境中的游览者会有仿佛进入仙境的感觉,眼前的景物似有非有似无非无,远处看到是一番景色,走近了剖开云雾又是另一番感觉,虚中有实,实中又渗透着虚,仿佛是游弋在诗画当中,真是妙在其中啊!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由此可见,我们的先人可能早已发现并运用了这一特殊的自然现象在园林建设中,所以北方的园林才不会是小巧的,而是相反的,如果真是那样的小巧,就会给人一种拥挤窒息的空间感觉。
(三)露霜
露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因地面或地面物体辐射冷却,使其温度低于贴地空气的露点时,水汽则凝结在地面或近地面物体上。此时,若露点温度高于0℃,则凝结物是水滴,称为露;若露点温度低于0℃,则凝结物是疏松结构的白色冰晶,就是霜。
雾凇是寒冷北方冬季可以见到的一种类似霜降的自然现象,它其实也是霜的一种。颗粒状霜晶称为雾凇,它是由冰晶在温度低于冰点以下的物体上形成的白色不透明的粒状结构沉积物。过冷水滴(温度低于零度)碰撞到同样低于冻结温度的物体时,便会形成雾凇。当水滴小到一碰上物体马上冻结时便会结成雾凇层或雾凇沉积物。雾凇层由小冰粒构成,在它们之间有气孔,这样便造成典型的白色外表和粒状结构。由于各个过冷水滴的迅速冻结,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