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在小流域调查中的应用(1)(2)
2017-08-10 03:19
导读:3.1准备工作 在充分熟悉上东峪小流域地形图的基础上,制定出调查测量路线,以地形图为基础,每2人1组,利用GPS的导航及定位功能进行地块现场调查、现
3.1准备工作
在充分熟悉上东峪小流域地形图的基础上,制定出调查测量路线,以地形图为基础,每2人1组,利用GPS的导航及定位功能进行地块现场调查、现有水土保持工程位置测量和拟建水土保持工程位置勘测。
对不同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编码,对同一种利用现状进行顺序编号,并做好对应记录。
对不同的沟道尤其是较大的支沟、主沟、水土流失严重的沟道进行标注,作好记录。
对不同的沟道工程措施如谷坊和拦沙坝等,依新修和改建进行相应编码,在实际测量中按序进行编号。
根据调查内容及调查人员分组情况选定调查、测量路线。
根据已有的水土保持现场勘察经验,提出遇到不同情况作出相应的现场解决办法,仍不能解决的通过电话联系解决直至返回驻地协商解决。
3.2现场调查
现场调查主要包括地块调查和水土保持生态工程调查两大部分(包括已建和拟建)。在进行地块调查的时候,以地块的利用现状为基础,1人手持GPS沿地块边界绕行一周,在绕行的过程中利用GPS随时将航点保存到航线,不同利用现状的地块保存为对应地块编码的航线,并按顺序进行编号,在地块的转折处和地形复杂的部位增加航点数量,在曲线平滑的部位可以适当减少航点保存数量。另1人在GPS编码、编号的基础上作好相应的记录。同时对这一地块的地貌部位、植被种类、覆盖度、土壤种类、土层深度、坡度、坡向、现有水土保持措施、水土流失状况进行等信息作好收集、记录。
在地块调查的过程中,同时对沟道工程的种类及布置点进行测量记录。由GPS测出工程地址的位置、高程、工程长度等数据,依不同的工程类型按编码及编号将数据保存到GPS中;另1人则进行工程布置点相应的沟道情况(坡度、沟道地面组成物质、基岩裸露情况、基岩风蚀情况等)、两岸及上游局部(大致淹没区)地区进行数据采集、记录。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3.3数据处理
在上东峪小流域4.4km2的综合调查中,根据现场调查结果及考虑当地居民的要求,共划分出23个地块、确定了35道谷坊的坝址、1座拦沙坝的坝址、5个水窖(集雨池)窖址、5座扬水站的水井、出水池位置及相应的工程规模。
利用专用接口软件,将GPS采集的数据用专用软件转换成arcview文件,利用arcview对采集的数据进行修改、编辑、输出等处理。
在现场调查测量的基础上,利用调查测量的数据建立相应的数据库,数据库内容包括地块面积、植被种类、覆盖率、土层深度、水土流失现状;拦沙坝和谷坊坝的坝址、坝长、坝高、控制面积、库容;扬水站输水能力、灌溉面积;水窖容积、汇水面积、灌溉面积等内容。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洞庭湖防洪效益综合分析
小流域小水电梯级开发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