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2.1 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控制器在上电初始化后即打开INT0中断,检测模块在A相电压正向过零时刻产生中断触发脉冲的下降沿,系统进入中断。系统在中断程序运动过程中测得电网无功电流及基波电压的有效值,从而计算出电网无功功率的盈缺量。系统以此盈缺量并辅之以电网电压作为投切判据,控制固态继电器动作,投入或切除补偿电容器,从而达到补偿无功功率的目。
2.2 无功电流的检测及补偿容量的确定
无功电流的检测原理很简单,负载电流il(t)=ip(t) iq(t),其中ip(t)和iq(t)分别是有功电流分量和无功电流分量。当ωt=2kπ时,il(2kπ)=Iqm,即只要测量在相电压正向过零时的负载电流,就知对应的无功电流的最大值IqM。将该IqM换算成有效值Iq即可计算出一相的无功分量进而得到总的无功分量。这种无功电流的检测方法简单、快速,各相在一个周期内只要采样一次即可满足基波动态补偿的要求。
系统对Iq的处理原理可借助于图2来说明:当某一电容器组被投入电网后,负载的电流就由网端电流is和电容器补偿电流ic共同承担。Ic为一纯无功电流,若能使ic=iq,则is=il-ic=ip,实现了无功功率的完全补偿。由无功补偿原理可知,全补偿所需投或切的电容器容量为,式中ω=314,U为电网电压有效值。若IqM为正,则ΔC为负,表明系统处于过补偿状态,应切除相应容量的电容器;若IqM为负,则ΔC为正,表明系统处于欠补偿状态,应增投相应容量的电容器。需要注意的是,要根据ΔC确定需投入或切断的电容器组时,为提高动态补偿的精确性,应将电容器的标称容量换算成实际电网电压下的实际容量。
2.3 过零检测电路
图3为按上述思想设计的电压正向过零检测电路。220V的交流电首先经过电阻分压,然后进行光电耦合,假设输入的是A相电压,则在A相电压由负半周向正半周转换时,图中三极管导通并工作在饱和状态,会产生一个下降沿脉冲送入ADμC812的INT0引脚使系统进入中断程序。微机系统进入中断程序后,发出采样命令并从采样保持器读取无功电流值Iqm,这个无功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