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自适应算术编码在扫描符号序列前并不知道各符号的统计概率,这时假定每个符号的概率相等,并平均分配区间[0,1]。然后在扫描符号序列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各个符号的概率。同样假定要编码的是一个来自四符号信源{A,B,C,D}的五个符号组成的符号序列:ABBCD。编码开始前首先将区间[0,1]等分为四个子区间,分别对应A,B,C,D四个符号。扫描符号序列,第一个符号是A,对应区间为[0,0.25],然后改变各个符号的统计概率,符号A的概率 为2/5,符号B的概率为1/5,符号C的概率为1/5,符号D的概率为1/5,再将区间[0,0.25]等分为五份,A占两份,其余各占一份。接下来对第二个符号B进行编码,对应的区间为[0.1,0.15],再重复前面的概率调整和区间划分过程。具体的概率调整见表1。
表1 自适应算术编码的概率调整
随着符号序列中符号个数的不断增多,自由适应算术编码估计得到的各符号的概率将趋于各符号的真实概率。
3 自适应算术编码的FPGA实现[2]
3.1 总体设计
在利用FPGA实现自适应算术编码的过程中,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将浮点运算转化为定点运算,即将[0,1]区间的一个小数映射为一个便于硬件实现的定点数。考虑到硬件实现的简便性,本文中将[0,1]之间的浮点数与[0,256]之间的定点数对应。相应的对应关系如表2所示。
表2 浮点与定点之间的关系
编码器在实现编码的整个过程中按照耦合弱、聚合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