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植物的开发与利用(1)(3)
2017-08-28 01:07
导读:25 L 燃料油,且这种油可直接用于柴油机。 油棕榈树也是一种石油树,3 年后开花结果, 每公顷可年产油 1 万 kg。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 L.)是美国草原地区用
25 L 燃料油,且这种油可直接用于柴油机。 油棕榈树也是一种石油树,3 年后开花结果, 每公顷可年产油 1 万 kg。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 L.)是美国草原地区用于水土保持 或作为牛饲料的乡土植物,自从发现它可被 用来生产乙醇后,美国联邦政府认为这种植 物具有成为能源作物的潜力并加紧了对这 种植物的研究。澳大利亚北部生长的两种多 年生野草—桉叶藤(Cryptostegia grandiflora R. Br)和牛角瓜(Calotropis gigantean (Linn.) Dryanderex Aiton f.),其茎、叶含碳氢化合 物,可以用于提取石油。这些野草生长速度 极快,每周长 30 cm,每年可以收割几次。 美国加州 “ 黄鼠草 ”(Ixeris chinensis (Thunberg) Nakai),每公顷可生产 1 t 燃料 油,如果人工种植,草和油的产量还能提高, 每公顷生长的草料可提炼出 6 t 石油[8]。日 本科学家最近发现一种芳草类芒属植物“象 草”,1 hm2 平均每年可收获 12 t 生物石油, 比现有的任何能源植物都高产,且所产生的 能源相当于用油菜籽制作的生物柴油的 2 倍,但其投入不及种植油菜的 1/3,因此是
一种理想的石油植物。
3.2 国内能源植物的开发利用现状
我国是“贫油大国”,也是世界能源消费 大国。1993 年我国由石油净出口国变为净进 口国,石油进口量逐年上升,目前对石油进 口依赖度已超过 1/3[9]。我国对能源植物的 研究及开发利用起步较晚,与欧美发达国家 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但我国植物资源丰 富,早在 1982 年分析了 1581 份植物样品, 收集了 974 种植物,并编写成了《中国油脂 植物》、《四川油脂植物》,选择出了一些 高含油量的植物,如乌桕(Sapium sebiferum (Linn.)Roxb)、小桐子(Jatropha curcas L.)、油 楠(Sindora glabra Merr.ex De Wi)、四合木 (Tetraena monglica) 、五 角枫 (Acer mono Maxim)等。已查明我国油料植物为 151 科
697 属 1554 种,种子含油量在 40%以上的 植物 154 种;新近调查表明,我国能够规模 化利用的生物质燃料油木本植物有 10 种, 这 10 种植物均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具有广 阔的发展前景。
我国对能源植物的利用虽处于初级阶 段,但生物柴油产业得到了国务院领导和国 家计委、国家经贸委、科技部等政府部门的 高度重视和支持,并已列入国家计划。“七 五”期间,四川省
林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利 用野生小桐子(麻疯树的果实)提取生物柴 油获得了成功;中科院“八五”重点项目“燃 料油植物的研究与应用技术”完成了金沙江 流域燃料油植物资源的调查研究,建立了小 桐子栽培示范区。湖南省在此期间完成了光 皮树制取甲脂燃料油的工艺及其燃烧特性 的研究;“九五”期间根据《新能源和可再生 能源发展纲要》的框架,在中央有关部委和 地方制定的计划中,优先项目是:对全国绿 色能源植物资源进行普查,为制订长期研究 开发提供科学依据;运用遗传工程和杂交育 种技术,培育生产迅速、出油率高,更新周 期短的新品种;进行能源植物燃料的基础研 究和开发研究,包括能源植物燃烧特性,提 炼工艺及综合利用和开发[10,11]。中国工程院
有关负责人介绍,中国“十五”计划发展纲要
提出发展各种石油替代品,将生物与现代化 农业、能源与资源环境等项目列入国家 863 计划,把大力发展生物液体燃料确定为国家 产业发展方向。据了解,“十一五”期间,我国 规划生物柴油原料林基地建设规模 83.91 万 公顷,原料林全部进入结实期后,将形成年 产生物柴油 125 万多吨的原料供应能力。目 前,已有一些颇具实力的企业和国外大型能 源企业,进入麻疯树生物柴油这一领域,在 各地筹建起有相当规模的生物柴油生产企 业,预计未来全国麻疯树种植面积至少可达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200 万公顷以上,显示了良好的资源开发利 用前景。
国内对能源植物产品研究与开发主要 集中在生物柴油和乙醇燃料两类上。生物柴 油的研究内容涉及油脂植物的分布、选择、 培育、遗传改良及加工工艺和设备等。用于 生产生物柴油的主要原料有油菜籽、大豆、 小桐子、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 Bunge)、油 楠等。小桐子含油率 40%~60%,是生物柴 油的理想原料[12]。海南正和生物能源公司、 四川古杉油脂化工公司和福建新能源发展 公司都已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 并相继建成了规模近万吨级的生物柴油生 产厂。德国鲁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 发改委、贵州金桐福生物柴油产业有限公司 就中德合作贵州小油桐生物柴油示范项目 签订了合作协议。西南生物柴油生产企业— 华正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总投资 8 000 万元, 年生产能力可达 2 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