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村阶层结构变动的若干特点(3)
2017-09-15 01:13
导读:的获得还具有先赋性和遗传性,造成这种阶级、阶层格式的原因是计划体制下的权力 因素,单一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落后的生产力状态等因素。 农村
的获得还具有先赋性和遗传性,造成这种阶级、阶层格式的原因是计划体制下的权力
因素,单一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落后的生产力状态等因素。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农民有了生产与分配的自主权,国家对生活资源控制的减弱
、商品与市场的发展,使大批农民有了改变自己农民身份的机会。这就是通过市场把
劳动者、经营者和生产资料等生产力要素从计划和行政治理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使劳
动者有权自主经营、独立选择劳动方式和经营方式,为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创
造了条件。
答应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使一些农民先离开农业而从事其他产业,直接进进
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原来由国家、集体直接安排农民地位、职业的现象正在减少或
正在消灭。农民阶层结构变动了,这种变动是由市场的作用和竞争所决定的,一种新
的由市场决定农村劳动力资源、职业地位的体系打乱了原有计划和行政权力决定社会
成员职业地位的分层体系,农村劳动力资源越来越具有更大的自主性、活动性,分层
体系的运行也从以权力为轴心向以市场为轴心转变。
在市场机制下,经济地位变得愈来愈重要,并具有更大的独立性,行政权力将处
于宏观调控和服务的范围内。人们地位的获得靠的是能力和机遇,为每个人自由发展
创造同等竞争环境和相同机遇的分层体系将促进社会安定和社会进步。
四、农村阶层结构变动存在着不稳定性,并伴随产生了边沿群体
所谓不稳定性是指现阶段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还没有创造出使从农业、农村分离
出来的农民真正愿意、真正能够彻底地离开农业,从土地上、从农民中分离出来的条
件,不稳定性的明显标志是农村中普遍存在的兼业现象。在浙江海宁盐官镇,不仅乡
大学排名 镇企业的工人都管辖一小块土地,而且企业的厂长、经理、乡镇企业的干部、医师、
教师,只要他们的户口仍在农村,他们大多不会放弃土地,尽管他们中有些人根本不
回家种地。
兼业的存在是对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从事自然、半自然经济的
一种否定,也标志着传统农民向商品生产、市场经济迈出了一大步。然而,农村阶层
结构变动的不稳定性、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兼业现象究竟是过渡时期的现象,它既是农
村产业化、城镇化的产物,又是农村产业化、城镇化不彻底、不完善的产物。
改革以来,数以千万计的农民奔向城市,出现了像“民工潮”这样周而复始的迁
徙活动,这些“边沿人”由于原有体制的束缚、文化的差异、与农业、农村割舍不断
的联系而始终不能为城市所接纳,加之这些“边沿人”同属一种身份种别,而非同一
阶层,情况就更显得复杂多样。只有加快农村产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现代化
的进程,只有改革城市户籍、住房、就业制度,才能消除农村阶层结构中的不稳定性
,才能促进社会综合协调发展。
五、农村阶层结构的变动存在着整体性和不平衡性
禁锢在土地上的人少了,这就是一个进步;而从事农业的人在搞市场农业、科技
种田、规模经营,这也是一个进步;转移到乡镇企业从事第二产业比从事第一产业又
前进了一步;民工、边沿群体到先进地区从事二、三产业,比原来土地上的农民又有
了极大的进步;至于农业科技队伍、乡村医生、治理阶层的扩大,在中国历史上也是
前所未有的,这是一个新的优化。
由于全国农村范围内独立利益主体的出现和发展,使得中国经济发展由单靠政府
本身推进成为不同利益主体共同推进,使得中国经济发展有了自身动力。另一方面,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整个农村范围内的利益主体的出现和发展又是中国改革的巨大成果,这个成果使中国
改革具有了自动发展的趋势。
物质利益分配受到前所未有关注的同时,各阶层、各利益集体参与政治的热情大
大进步,有的已成为新的政治气力。据统计,私营企业主当选为县以上人大代表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