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增值概念在会计中的应用(2)
2017-09-22 01:40
导读: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利润中则把职工工资作为本钱项目扣除,利润最大化夸大的是业主的收益最大,这是从业主的角度来考虑的。而增值额中不但包含了所
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利润中则把职工工资作为本钱项目扣除,利润最大化夸大的是业主的收益最大,这是从业主的角度来考虑的。而增值额中不但包含了所有者的利润还包含了职工的工资,国家作为所有者和社会治理者而征收的各种税项以及债权人的利息等,因此涵盖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此是对利润范畴的扩大。
(二)增值概念的提出时代背景
早期增值概念的提出是为了缓解劳资矛盾,而将劳动者与所有者置于同一层次进行分配,也便于对劳动者按照增值额的多少进行绩效评估。但更深一步来看,主要是由于社会生产的发展,现在企业价值增值的源泉不仅仅是财务资本,企业越来越依靠于财务报表以外的非财务因素,比如企业的商誉、各种专利技术,人力资本是企业价值增值的重要资源。因此从企业角度来讲需要各种生产要素的投进,需要诸如投资者、债权人、职工进进企业。在当今的资本主义社会市场经济高度发达,要素在市场具有高度活动性,并且对投进和产出关系极为敏感,总是试图寻找最佳的回报率。不同的人进进企业都有着各自的目的,股东是为了投资资本的最大增值,工人是希看获得工资及福利最大,债权人希看获取利息、租金,国家是为了获取税收而希看企业营业收进及税前利润最大,它们之间存在着必然的矛盾。由此产生了"个人利益本位论"为基础的"企业契约论",很好地解释了企业中的利益关系。企业契约论以为,债权人、股东、经理职员、职工之间都签有契约,契约规定了企业活动创造的经济利益的瓜分,而不仅仅以为企业只是业主的企业。由契约产生的分配关系所提及的经济利益就是增值额。
(三)增值会计的原理
增值会计以增值额为核算对象,反映增值额在股东、债权人、职工和政府之间进行分配,以编制和分析增值表为主要内容,不仅适用于盈利企业还适用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非盈利性单位。英国于1975年发布的《公司报告》中增加了增值表,建议各个公司采用。继英国之后,诸如荷兰、西德、丹麦、法国、意大利、挪威、瑞士、瑞典、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等很多国家也开始编制该表,有的还向社会公布该表。据统计,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上述国家中规模较大的公司主动把增值表加进基本财务报表体系的已经过三分之一,一些欧美和日本团体也正在研究如何建立增值会计准则体系和报告体系。增值表是站在股东、债权人、政府、职工等相关利益团体的共同态度上,反映的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所以增值表是一种财务报告,更是企业和社会责任报告。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增值表基本格式同资产负债表一样分为账户式和报告式,但是内容都主要包括增值额的形成和增值额的分配两大部分。增值表的左侧表示的是增值额的来源,主要是销售收进进行扣除后的余额、投资净收益以及营业外净收进。右侧表示的是增值额的分配,分为刚性分配和弹性分配。增值表编制的依据是企业论,同投资者一样债权人、职工向企业投进生产要素如资本(债务资本)、土地、劳动因而相应的要从企业获得回报,它们的利益是以企业的形式来进行维系的,它们的地位是同等的,只是在获取回报时有利息、租金、工资等方式的不同。如下表所示(账户式):
增值额的形成金额增值额的分配金额
销售收进刚性分配:
减:以销售产品耗用外购材料及劳务债权人所得(利息)
减:治理及销售耗用外购材料及劳务政府所得(流转税)
增值毛额 …………
减:折旧弹性分配
增值净额 国家所得(所得税)
加:投资收益职工所得(工资、福利)
营业外净收进 投资者所的(股利)
企业所得(保存收益)
…………
增值额合计增值额分配合计
(四)增值表在我国的推广意义:
1、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特别是职工的劳动积极性,解决我国长期以来企业内部治理中的一个困难
从利润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对国家、职工、企业的利益的分配界限有多处混淆,比如企业流转税是利润计算的一个负项因素,而所得税是对利润的分配。而职工工资也是构成利润的减项,二职工集体福利又是对利润的分配。因此各种关系交叉,使得利益分配关系混乱。假如能够将利益确以为增值额,那么各方利益的分配就有了一个同一的目标,各方将朝着同一的方向努力,即实现增值额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