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世对我国建筑业和我国对外工程承包业的影响(2)
2017-09-22 02:47
导读:2.关税逐步降低后,大量的国外建筑设备和建筑材料将涌进国内市场。中国进世之后,将在5年之内逐步减少关税,届时国外的建筑设备和建筑材料将以
2.关税逐步降低后,大量的国外建筑设备和建筑材料将涌进国内市场。中国进世之后,将在5年之内逐步减少关税,届时国外的建筑设备和建筑材料将以其优异的质量、低廉的价格和完善的售后服务,取代部分国产相关设备和产品,并且由于外国产品价格降低,外国承包商的竞争能力将随之进步,这对于我国建筑企业来说,无疑是更加严重的挑战。二、进世对中国对外工程承包业的影响我国的对外工程承包业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过20年的发展,形成了相当的规模,1998年我国在全球188个国家和地区共签订承包工程合同2322份,合同额92.4亿美元,完成营业额77.7亿美元;同时签订工程设计咨询合同442份,合同额1.4亿美元,营业额8900万美元。1998年在全球225家最大的国际工程公司中,中国公司有30家,国外营业额50.3亿美元,占225家公司国外营业额的4.3%;在全球200家最大的国际工程设计公司中有3家中国公司。固然与国际至公司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但是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公司,中国已开始具备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能力,假如外部市场环境良好,中国公司发展将肯有的潜力。实际上,目前中国公司在国际市场上很多国家中只能拿到国际金融机构和外资项目,而东道国政府和私人机构投资的项目我们没有资格获得,从而大大限制了中国对外工程承包业务的规模。中国加进世贸组织,在国内建筑市场开放的同时,必然获得更多在国外的市场准进机会,因而可以说,进世对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将带来更多的机遇。1、市场互换,在外国公司进进中国市场的同时,中国的工程公司和设计公司也将更多地走向国际市场,由于在中国开放市场的条件下,世贸组织的成员方也将向中国开放市场,从而在一些国家消除市场准进方面的障碍。如日本和韩国的建筑业市场规模巨大,但是相对比较封闭,加之其本国的建筑企业极具竞争力,过往,中国建筑企业要进进这些市场非常困难。2、中国产品出口关税壁垒减少,有利于建筑企业增强竞争力,带动更多的国产建筑设备和材料出口。3、扩大在国外的经营领域。过往由于我国不是wto成员国,很多国家政府出资的项目我国公司不能做,只能做当地的外资项目,如国际金融机构和外国政府贷款项目以及部分私人投资项目,并且受到的限制也很多。中国进世之后,我国的承包公司将得到成员国建筑市场的市场准进资格。4、享受最惠国待遇。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第2条规定,"有关本协定的任何措施,每一成员方给予任何成员方的服务或服务提供者的待遇,应立即、无条件地给予不低于前述待遇给予任何其他成员及相同的服务或服务提供者。"这就表明,在国际市场上,作为wto的成员国,我国的建筑企业可以与其他的成员方建筑企业一样拥有同等的权利,并享有同等的关税减免。世贸组织大力提倡贸易自由化原则,当然,我国加进世贸组织也要遵守这一组织原则,体现在对外工程承包方面,就是减少对外工程承包的审批制度和审批程序,答应更多的公司从事这项业务,并逐步过渡到自由经营。这里就有一个题目,现在我国能够从事对外工程承包、设计咨询和劳务合作业务的公司共有1000多家。在有些国家市场经营秩序就比较混乱,相互之间竞争激烈,有个别的公司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惜诋毁其他公司,目前的协调力度尚且不够有说服力,如何保证在更多的公司进进国际承包市场之后的市场经营秩序?这是一个比较迫切的现实题目。三、我国建筑业如何捉住机遇、迎接挑战1、企业苦练内功,增强竞争力竞争可能使一批企业倒下往,但是竞争也可以促使另外一些企业逐步发展壮大。一个企业假如不想被竞争对手***,唯一的办法就是顺应市场竞争的要求,苦练内功,打铁还需自身硬。目前国际上建设项目,特别是产业项目普遍采用的是项目总承包方式,按照这种说法,我国承包公司在国内和国外建筑市场上的工程承包项目尽大多数只是分包项目,有些项目说是总承包,实际上是施工总承包,或者是设计分包。目前我国企业应作的是积极适应国际市场的要求,培养中国公司的总承包能力、总承包内的至少应包括项目的设计能力、国际采购能力、项目治理能力。为此,企业需要在以下方面进行努力:--积极组织研究有关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谈判的内容,特别是建筑业的情况,搜集情报信息,从而制定企业的应对措施。--进一步加快公司化步伐,按照现代企业标准对现有的工程公司进行改组,将一部分有能力的企业建成符合国际工程发展要求的项目治理公司;建立企业内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加在公司的科技投进,争取获得更多的技术专利,进步承包工程的技术含量,增强公司的设计能力,从而带动更多的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出口。--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科学进行工程设计和治理,遇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进步国际采购能力,如运用电子商务系统,扩至公司国际采购的网络。--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培养公司国际融资能力,作为取得项目和实施项目的坚强后盾。--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加强人才培训。人才是企业的生命,国际工程发包方式的变化、多媒体、电子商务的普遍应用以及科技进步对工程方面的人才要求日益进步,培养懂技术、会外语、精通国际商务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建筑企业发展趋势,为此,企业应舍得投进,一方面在学校和社会上招聘一些人才,另一方面对有发展潜力的员工进行在职培训,包括送到国内外院校和国外工程公司和项目上培训。有的企业可能以为企业培养的人才,一旦成材,就会出现流失的现象,得不偿失,不能否认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事实上并将继续存在下往,但是企业也不能因此而因噎废食,放弃对人才的培养。2、政府支持是必要的面对进世的机遇与挑战,我国政府应在哪些方面给企业以更多的支持,促进其发展呢?总体原则应是积极扩大开放与公道保护相结合,在保护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促进我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在积极扩大开放的同时,通过各种方式公道保护国内企业利益。根据国际上对服务贸易的保护以及我国的现状,进关后,在坚持建筑业市场开放的同时,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政府也必须对国内的建筑市场和建筑企业实行适当的保护措施,主要是通过非关税措施来加以限制,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第一,加强政府对外资的管制,包括进进限制和经营限制,这是各国服务业最常见的非关税保护措施,前者是政府通过建筑业的投资限制、外国建筑公司资格审查、价格限制、业务限制、劳工限制等措施限制外国资本和公司的进进;而后者则是通过制定不利于外国贸易进进的限制性贸易法律法规来保护本国服务市场。第二,国家对国内企业进行补巾,这也是国际常见的服务业保护措施之一,可分为生产性差价补贴和营业性差价补贴,前者是对于本国建筑产品的生产企业给予补巾,后者是对建筑业经营型企业给予补贴。第三,实行许可证制度,规定外国公司必须拥有中国的普通建筑工程许可证才能进我国的建筑市场。第四、实行进口配额制度,限制外国劳动力进进我国建筑市场,可以同签证、居留权、劳工标准、个人汇款等方面配合使用,主要是限制外国普通劳工的进进。--促进对外工程承包业务的发展。目前正在探讨的方式主要集中在建立国际工程项目的金融服务体系方面和人才的建设方面。建立国际工程承包风险保函基金;贴息贷款,进步公司竞争力;以有价合同抵押方式贷款;共同建立国际一流的国际工程治理学院,培养国际工程治理人才。总之,中国加进世贸组织给中国建筑企业带来的机遇大于挑战,从短期看,可能是竞争大于机遇,但是从长期来看,将有助于中国建筑市场的规范,促进中国企业跨国经营业务的开展。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部分应面对现实,积极应战,共同促进这项业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