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O”型多为两条干线或连同部分支线合拼形成,可以将其整合为类似环形线路运行(图
5)。环形中两条线路间不仅仅是双抱环式运行,在客流高峰期以及各自联系的支线的影响下, 又可以各自独立运行,与单线组织方式相同,且两种运行方式可以同时进行。
②支线分析 多线片区的支线行车方式与单线组织基本一致,不同的是片区内支线数目较多且更为复
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比较,选取适宜的组织形式。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③干支线组合分析 多线片区干线的两种组织方式可与单线片区中的支线组织方式整合为“双 Y”型和“8”字
型等线路组织形式,线路运行方式,见图 6、图 7。
“双 Y”型组织方式将干线“Y”型组织与支线“V”型组织方式相结合,将两条线路构成一 个整体,综合采用分段发车频率、低峰并车、干支线三线集散以及线路间运力调配等手段, 有利于提高车辆满载率和干线服务强度,克服线路较长带来的运力调配困难的弱点。
“8”字型组织方式将干线“O”型和支线“O”型组织相结合,充分发挥环形线路的特点和作 用,利用多个汇合点,进行线路行车组织与运力调配优化。
3.农村客运管理策略
3.1 理顺管理体制,加强宏观调控
(1)统一管理主体,理顺职能分工 农村公交客运存在多头管理状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客运市场的正常运转。因此,为了
客运市场能够健康有序发展,首先需要统一管理主体,理顺客运管理部门的职能和分工。
(2)促进规范制定,合理有效管理
农村客运处于大力发展的初期,存在违规经营现象,对车辆性能的看重、对服务质量的 强调并未到位,客运市场发展环境也不容乐观,有必要严格客运市场准入审核,制定统一的 企业经营行为规范、车辆技术规范、市场秩序规范、农村客运服务质量规范及相关的处罚规 定,从而客运市场管理有章可寻,有法可依。
3.2 加强行业管理,完善客运市场
(1)强化对企业监督,规范企业经营 强化企业监督,明确经营企业的责任与义务;界定某些经营行为性质,要求经营者不能
发生类似行为,危机他人利益;要求配合政府及行业管理部门组织的管理活动,履行及遵守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规定条项 [5] 。
(2)优化经营方式
农村客运市场仍然存在“挂靠”现象,在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政府管理部 门应加大对企业监管的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改变客运经营中的“挂靠”现象,理清企业产权 关系,实现法人财产权和经营权的结合,以完善企业基本经营功能。
3.3 有效打击非法经营,创造良好客运环境
(1)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宣传
一方面要对旅客宣传乘坐黑车的危害性,另一方面要向从事黑车经营的业主宣传法律法
规。在查处黑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群众以及线路司机的举报作用,通过广泛的宣传,增强旅 客安全意识,发挥基层群众对黑车的监督作用,破坏黑车非法经营氛围,减少运输安全隐患, 创造良好客运环境 [6] 。
(2)提高整治客运市场能力
争取政府支持,组织由公安、交通等相关部门组成的专门工作组,共同参与农村客运市 场整治工作;发挥乡镇交管站作用,配合当地交警等部门,组织以周为单位的乡镇黑车稽查, 随时监管,加大对黑车的打击力度,保障辖区内运输秩序;加强先进科技的应用,更快更及 时更准确地取证,有效查处非法营运车辆 [7 ] 。
4.结语
农村客运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需要政府 部门和交通规划部门加大农村客运重视力度,抓住机遇进一步促进农村客运发展,满足农村 居民出行需求。本文从我国农村客运运营管理等方面分析了适应目前农村客运的运营模式, 同时从体制、行业、环境等方面探讨了农村客运发展的管理策略。
参考文献
傅学练,帅朝晖.嘉兴市城乡公交一体化初探[J].综合运输,2004(10):47-49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seac.com )
陈阳.关于农村客运市场开发与建设的思考[J].公路与汽运,2001(82):45-46
顾志兵,相伟,过秀成等.城乡公交统筹发展策略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6,23(5):114-117
相伟.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城镇公交规划方法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南京:东南大学,2005.23-31
丁厚德,发展.发展战略与科学决策[M].长春市: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5.56-59
郝大鹏.城市公交与班线客运关系的理性思考[J].世界交通,2005(4):19-21
高玉斌.发展我省农村客运班车的探讨[J].山西交通科技,2005(12):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