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铁路运输企业物流化的优势、问题及对策(2)
2013-08-30 01:02
导读:2.2思想观念陈旧 铁路属于国家垄断性行业,竞争观念不强,使铁路部门仍然坚持以生产为中心的思想,以“装、卸、排”为主要考核指标,其主要工作仍
2.2思想观念陈旧
铁路属于国家垄断性行业,竞争观念不强,使铁路部门仍然坚持以生产为中心的思想,以“装、卸、排”为主要考核指标,其主要工作仍然是抓计划、保任务,上级决策下级执行。对货运一般只提供从发站承运起至到站交付止的单一运输服务,很少提供从承运前到交付后的全过程服务,没有真正变坐商为行商,要想实现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的目标还有很大困难,而上述服务只是物流服务中的一小部分。这样,铁路部门直接面对的只是一些提供中间服务的物流中介公司,本身无法了解真正的货主需求,在提供相应的运输活动中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会逐渐在运输市场中失去主动性。再加上服务人员中“铁老大”思想作祟,缺乏以客户为中心的现代物流观念,造成服务质量低下,使铁路物流业的发展受到阻碍。
2.3物流发展和服务滞后
铁路发展物流业虽有一定的硬件基础和优势,但由于物流业是以铁路多元系统为主,与运输主业各自经营,未形成物流网络化和一体化,且没有运能的支配权力,以至现阶段只能完成物流业全部服务中的一项或其中几项服务工作,导致了服务的不到位。与货主签订运输代理协议后,所选车型得不到满足,运力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不了货主的需求,请求车不能按时配给,延误货主对货物运到期限的要求,难以达到服务对象的满意。另外,铁路运输手续繁多、法规不健全等因素的制约,造成了铁路运代业向第三方物流业发展的障碍。
2.4资金投入不足
我国铁路目前缺口很大,要实现规划的各阶段目标,预计共需2万亿元资金,从现在起到2020年,至少每年要投入1 000~1 200亿元人民币,而目前年投资额不到600亿元[5]。资金如何筹措,正是铁道部最感头痛的难题。在这种情况下投人大量资金来配备物流设备也不太现实。而且在目前情况下,国家对铁路运费实行限价政策和铁道部对车辆、调度的统一,使得大部分投资很难如期收回。
(科教范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3铁路运输企业物流化对策
针对铁路运输企业物流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对策,供有关部门参考。
3.1突出优势功能,寻求合作
铁路运输对自然的要求低,具有定时性、运输变动递远递减、可中途装卸、运量大、计划性强、铁路网络发达并且能耗小等特点,在承揽长距离、大运量的运输业务中极占优势。由于铁路物流仍处于起步阶段,应以其独特的优势功能,吸引国内外著名的现代综合物流企业进行合资和合作,引进资金、技术、管理和市场服务网络,以最少的投入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3.2与货主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现代物流业与铁路运输业的最大区别,在于其连接制造业和销售业,而铁路运输企业的服务还不能提供包括连接制造业和销售业的全方位物流服务。铁路企业要发展物流业,可利用在各地设立的机构,和货主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将众多的货主和铁路联系起来,组织大量稳定的货源,提高其市场占有率。市场占有率、有竞争力的价格将成为铁路物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
3.3组建铁路货运物流集团公司
撤消多经系统的货运代理、仓储及其相关的实体,组建具有独立经营,自主权决策的铁路货运物流集团公司,对货运、装卸、仓储和代理等项目统一管理。并根据铁路货运上、下游用户的不同需要,发展公铁多式联运,在大中城市货站建立地方铁路物流配送中心,逐步发展物流加工、集装箱和托盘配送业务,实现“门对门”运输服务,成为全程物流服务的供应者。这样可以优化组织结构,减少管理层次,充分利用铁路物流资源,提高铁路总体
效益,做到货运与物流经营相结合,实现铁路货运从传统运输向现代物流发展的战略性转变。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3.4加强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管理,实现铁路物流网络一体化经营
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套基于全程供应链管理的信息系统,很难形成客户“门对门”的物流管理,对于库房管理和智能化配送系统也基本上是空白。要根据铁路企业物流发展战略,完善传统运输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开发和完善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TMS(运输管理系统)、MRP(物资需求计划系统)、WMS(仓储管理系统)、DRP(配送资源计划系统)、EOS(定单系统)、GPS(卫星定位系统)、JIT(及时系统)以及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和DSS(决策支持系统)等功能软件,不断完善原有企业信息系统功能,加强未来物流组织的信息处理,为铁路企业开发物流服务提供强有力的网络化信息支持。国内外成功的物流企业发展历程证明,网络化经营是实现物流的基础和必由之路。因此,铁路物流业需要建立全路物流经营网络中心,建立各物流企业间的协调组织和协作关系,建立全路物流管理主体,形成全路各物流企业之间互为代理、共同发展的连锁经营格局,才能真正实现铁路物流业网络一体化经营的目标,并降低其经营成本。
参考文献:
[1] 丁五一. 铁路物流业整合的解决方案[J]. 综合运输,2002(8):33-34.
[2] 米明,翁振松. 铁路运输物流化是铁路适应市场需求的必然选择[J]. 铁路技术创新,2004(4):33-34.
[3] 李雅娟,涂旭. 我国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思考[J]. 现代企业,2004(10):30-31.
[4] 王乃水. 五大关键问题突破运输瓶颈[N]. 经济参考报,2004-08-03.
[5] 沙亦强. 铁路扩能瓶颈在于[J]. 中国投资,2005(2):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