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水泥稳定与级配砾石的比较运用(2)
2013-09-07 01:05
导读:备料运料按施工路段长度(与拌和方法有关)分段备运料。砾石可直接堆放在路槽内,砂及粘土可堆放在路肩上。 铺料:先铺砾石,再铺粘土,最后铺砂
备料运料按施工路段长度(与拌和方法有关)分段备运料。砾石可直接堆放在路槽内,砂及粘土可堆放在路肩上。
铺料:先铺砾石,再铺粘土,最后铺砂。
拌和与整形可采用平地机或拖拉机牵引多铧犁进行。拌和时边拌边洒水,使混合料的湿度均匀,避免大小颗粒分离。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约为50%-90%。混合料拌和均匀后按虚厚(压实系数1.3-1.4)摊平并整理成规定的路拱横坡度。
碾压:先用轻型压路机压2-3遍,继用中型压路机碾压成型。碾压工作应注意在最佳含水量下进行,必要时可适当洒水,每层太实度不得超过16mm,超过时需分层铺筑碾压。
4.2 水泥稳定基层的施工
水泥稳定的施工有两种方法,一是场拌摊铺;二是路拌摊铺,两种方法都各有优缺点,一般情况下可以通用,下面就两种不同的施工方法进行阐述。
场拦摊铺:一般比较适合高等级公路或路幅超过十二米的路,在拌和场将符合技术指标的水稳集料、水泥、水按施工配合比,在水稳拌和机内搅拌均匀,然后到摊铺路段,由水稳摊铺机摊铺,摊铺前应在原垫层上洒适量的水(如果垫层是级配则洒湿即可,如果是天然砂砾则须多洒一点),摊铺时摊铺机前面摊铺,紧跟着6-8吨两轮压路机碾压,而后用振动压路机静压,最后振压,直到达到压实度为止。第二天,继续摊铺时,须将接头处挖除5米左右,目的是防止由于膨胀造成的臃包。另外,接头处直接暴露,水份蒸发快,初凝速度快,技术指标达不到。
“路拌”摊铺法顾名思义“路拌”就是在路上拌料,然后摊铺。这种方法一般用于三级路,或一些需要特殊处理的路,一般不适用高等级公路,也不适用于路幅超过十二米的路,具体操作是: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①先在已经交验的路基或垫层上挖厚度、宽度,计算好水稳集料的方数,再乘以松铺系数,均匀地倒料,然后用平地机刮平,打好灰点,以确认料足够,然后按面积将每袋水泥摆好,一袋水泥所撒面积按下列公式计算:S=50/hrq
h-水稳设计厚度
r-最大干密度
q-水稳设计水泥用量
在检查水泥袋确实按计算的面积摆好后,用人工将水泥均匀洒开。
用翻铧犁干翻三遍,然后一边洒水一边翻,水洒到最佳含水量,最后湿翻三遍,即可碾压,方法如前所述。
每车水的洒水长度:L=G/(1.2Bhrq)
G-一车水的重量
B-路幅宽度
h-水稳设计厚度
r-集料最大干密度
g-施工最佳含水量
②水泥稳定基层的养生。水泥稳定基层碾压成形后,还必须养生,由于水泥固有的特性,养生是非常重要的,在水稳强度未达到1兆帕时,不允许重车碾压,在养生期间要保持水稳表面潮湿,三天后洒透层油封面,就不再洒水了,七天后开始做面层。
两者施工工序除“水稳”需养生外,没有质的区别,仅从施工角度分析,水稳的养生要求是比较严格的,每天洒水至少4-6次,而且要7天以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路面的铺筑,在工期要求比较紧的条件下是制约工期的一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