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水泥稳定基层施工技术探讨(2)
2013-09-07 01:05
导读:(六)水泥稳定基层混合料的摊铺 混合料从出拌和站到摊铺地点,应尽量用最短的时间,及时摊铺,在水泥的终凝时间内,完成拌和、、摊铺、碾压、整
(六)水泥稳定基层混合料的摊铺
混合料从出拌和站到摊铺地点,应尽量用最短的时间,及时摊铺,在水泥的终凝时间内,完成拌和、、摊铺、碾压、整平等。不得使用时间超过水泥终凝时间的混合料。
四、水泥稳定基层的质量事故成因及解决办法
水泥稳定基层易出现四个质量问题:
(一)平整度差;
(二)厚度不够;
(三)压实度不够;
(四)强度不够。
如何消除这些质量问题,要搞清它们的形成原因。
1、平整度差,是由于水泥稳定基层混合料含水量不一致,级配变化,再一个就是摊铺机履带轮下有垫物,这几个原因导致混合料压实度系数不一致。因此应保持混合料的各种指标一致性,提高碾压工艺水平。压路机的操作水平高低,也可影响基层的平整度。
2、厚度(或高程)不够:这也是混合料含水量、级配变化造成的。含水量和级配的改变,使压实系数相应改变,测量人员不可能不断改变压实系数。最终致使基层厚(薄)不均,高程超过容许偏差。
3、压实度不够:许多人认为主要是碾压的问题,据我通过长期检测发现,造成基层压实不够,还是混合料含水量、级配的问题。在同等碾压条件下(以含水量为例),以一段混合料含水量低于最低含水量1%,对比另一段混合料含水量高于最佳含水量1%,混合料含水量低的一段基层的压实度为97%,而另一段能达到99%.
4、强度不够:直接表现为取不起样芯,或取得起但表面粗糙,不密实,试压强度低。造成基层强度不够的因素很多,主要是混合料灰剂量和级配不够、不合理造成的。因混合料灰剂量偏小,起粘结作用的细颗粒偏少,导致基层成型、钙化后有一定的空隙,不密实。在基层混合料中,水泥起到主要的钙化作用,细颗粒起着粘结的作用。因此我在混合料配比中,控制细颗粒的通过百分比,以减少空隙增大密度。通过几次对比试验,发现基层密度、强度同时提高了。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五、水泥稳定基层施工,必须注意几个问题:
(一)严格控制混合料的灰剂量、含水量、级配范围。
(二)调整好摊铺设备,不得在工作中停车检修,以免混合料因长时间放置,影响碾压密实度和强度。
(三)压路机手必须在混合料可塑状态下,即水泥的终凝时间之前完成碾压成型。
(四)派专人跟机找平、处理基层平整度。
(五)碾压成型后及时洒水养生,使基层混合料始终保持在潮湿的状态下。
结论:
水泥稳定基层有诸多优点,但也不能忽视它的缺陷,这种结构如果操作不好,容易出现裂纹,影响整体强度。施工单位一定要注意控制基层混合料灰剂量、含水量和级配范围,完善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