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论铁路路基病害综合整治与防护(6)

2013-09-28 01:12
导读:。③水毁设施的修复,应充分考虑原设计意图,以防新增设施造成新的不良后果。④损毁情况然及行车安全时,应采取紧急措施,护住坡脚,通常抛石或抛
。③水毁设施的修复,应充分考虑原设计意图,以防新增设施造成新的不良后果。④损毁情况然及行车安全时,应采取紧急措施,护住坡脚,通常抛石或抛石笼紧急防护。

  所以我们在新建线路时,线路选线时应尽可能避免与河流争地。为了防止河岸路基遭受冲刷,可修各种路基挡土墙和圬工护坡,并将基础埋置于淘刷线以下。基础埋深不足时应按不同河床堆积物的情况在脚墙外修较宽的沉排、石笼,或堆垒大量漂砾或混凝土块体,或砌筑圬工护墙;也可用改河和导流的办法避免路基直接受激流冲刷。

  6.路基冻害的防治

  中国东北地区及西北高原地区,多为季节性冻土地区,地表土层一般冬季冻结,春季开始融化,夏季除永冻层外将全部融化。这类地区的路基,在土、水、温度的共同影响下,路基面将发生不同程度的冻胀,春夏又发生融化下沉,使轨面高低、水平产生不均匀变形,严重地段往往伴生翻浆冒泥,道碴陷槽,基床外挤等病害。

  冻害发生在寒冷地区,如路基土为透水性较差的细粒土,当含水量较高或路基面积水,在冻结过程中。土中水重新分布和聚集形成冰块,又引起不均匀的冻胀现象。冻胀是由于路基下部的水向上集聚并冻结成冰所致,过大的冻胀可使柔性路面鼓包,开裂,使刚性路面错缝、折断,冻胀是翻浆过程的一个阶段同时也是一种单独的路基病害。

  冻胀原因及影响因素由于土中的水在冻结过程中有向冻结锋面迁移的特征,并不断析出冰层,且体积增大9%这一力学现象造成。所以,冻结过程中土中水的迁移机理,是产生路基冻害的基本原因。影响因素:①温度的影响。当土层温度处于负温相转换区,且冻结速率较低时,土水中迁移最活跃,以致形成较大的冻胀。②土质的影响。由粒径大于0.1mm的粗颗粗组成的土质,无冻胀或冻胀较小,如砂、砾石、碎石等;由粒径小于0.1mm细颗粒组成的土质,如砂黏土、黏土等,有较大冻胀性,尤其是黏粒含量大于15%,密度较小的粉粒土冻胀最强烈。③水分的影响。土的天然含水量越大,冻胀性也越大,特别是有地下水补给时,会发生强烈的冻胀。

  冻害的表现形态:①从轨面前后高低变形看,分为冻峰(臌包)、冻谷(凹槽)、冻阶(台阶)。②从轨面水平变形看,分为单股冻起、双股冻起、交错冻起。③从冻胀部位看,分为道床冻胀、基床表层冻胀、基床深层冻胀。④从冻起高度看,冻起高度小于25mm,为一般冻害,冻起高度25~50mm,为较大冻害,冻起高度大于50mm,称为大冻害。

  措施:①保持道床清洁,防止泥土混入,及时清除土垅,以利排水。②路肩和边坡保持平整,无坑洼、裂缝、防止积水下渗。③侧沟、天沟等地表排水设施及渗沟、暗沟等地下排水设施应保持工况完好,畅通无阻,防止或减少水对路基的补给。

  整治措施冻害发生后,首先应认真进行,弄清冻胀发生部位、形状、高度、起落及发展过程,弄清冻胀土层的性质被、结构及水文条件,以便分析冻胀产生的原因和变化规律,然后提出相应的整治措施。常用的整治措施有∶①修建减少路基基床含水量的排水设施。如修建具有抗冻防渗能力的地表排水设施,以防治因地表水节而引起的冻胀;修建渗沟、暗沟、截水沟等,截断、疏导地下水或降低地下水位,以防治因地下水补给而引起冻胀。②挖除冻害地段的基床土,换填无冻胀或冻胀很小的碎石、河沙、砂类土等。换土深度应主冻结试之下,换土宽度应包括路肩在内的整断面更换。③在基床表层铺设保温层,改善基床温度,使表层下的基床土不冻结或减小冻结深度。保温一般用炉渣,其导热系数小、,低廉,也可用石棉、泡沫聚苯乙烯板等保温材料。国外经验表明,用泥炭或冷压泥炭砖作保温材料,效果良好,使用时间长。湿度大的泥炭在水分冻结时,会释放大量潜热,能防止泥炭进一步冻结。④人工盐化基床土。用氯盐(NaCl)整治路基冻害,费工较多。效果虽明显,但有效时间短,一般只用于基床表层冻胀地段。选择上述措施时,应注意总体效果,考虑相互配合,以期达到根除冻害的目的。

  7.路基雪害的防治

  中国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省区,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降雪天数190~200d,积雪天数160~180d,最大积雪深度200~1000mm。年平均风速4.4m/s,最大风速40m/s。这些地区的铁路线路,冬季常被雪埋,严重影响行车安全。

易于积雪地段由于铁路线路的地形、地貌及其与主风向的夹角各不相同,线路积雪的程度也不一样。经验表明,下列地段易于积雪:①车站站场;②路堑与路堤交界处;③深2m以下的浅路堑;④高1.2m以下的矮路堤;⑤复线并行不等高的高差大于0.3m地段。

防治措施积雪掩埋线路危及行车安全。积雪融化后,增加路基含水量,降低中期承载能力,形成路基翻浆冒泥和陷槽等病害。易被雪地埋钱,必须那瓣治驰。最有效,且一劳永逸的防治措施是营造防护林带(参见线路维修之铁路沿线造林绿化)。它不仅可以防止雪害,而且还可以改造生态环境。防雪林带的布设位置、型式、树种,应根据、气候、土壤条件,风速、风向、积雪程度等

上一篇:运动型多功能车(SUV)汽车后桥设计及三维建模 下一篇:浅论在路基沉降处理中灌浆法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