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市场供求分析与对策(3)
       2014-03-16 01:08
      
	  导读:(五)企业目前采取的运输方式: 公路运输63.3% 铁路运输48.1% 多式联运22.8% 航空运输15.2% 水运5.1%(是多项选择,有重复,合计不是100%) (六)
	  
          
        
        
          
        
        (五) 企业目前采取的运输方式: 
公路运输 63.3% 
铁路运输 48.1% 
多式联运 22.8% 
航空运输 15.2% 
水运 5.1% (是多项选择,有重复,合计不是100%) 
(六) 工业企业对目前物流运作状况的认可情况 
对自理方式不满意的 16.9% 
满意的 83.1% 
对委托方式不满意的 30.8% 
满意的 69.2% 
不满意的原因依次是:成本高;反应慢;产品破损多。 
满意的原因依次是:成本低;反应快。
(七) 工业企业理想中的物流企业应具备的条件 
依次为:全国网络化运输(门到门) 
低风险低货损率 
24小时服务 
多式联运 
(八) 有45.3%的企业正在寻找新的物流代理商 
其中:75%的企业选择新型物流公司 
3.1%企业选择纯仓储企业 
其中:64.3%的企业希望新的物流商提供综合物流服务 
28.6%的企业希望提供干线运输 
7.2%的企业希望提供分销服务 
结论: 
1. 工业企业由过去对单纯仓储、运输的需求,开始逐步发展到对包括仓储在内的综合物流的需求: 
2. 工业企业由过去对"大而全"、"小而全"、自办物流的追求与认可,开始逐步发展到寻求合格的第三方物流商; 
3. 从工业企业对物流的需求和对目前物流运作质量的满意程度分析,中国的物流业发展才刚刚起步,任重而道远、潜力巨大。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二、物流服务供应状况分析 
(一)历史沿革: 
计划经济时期,商品流通的方针是为生产服务、为人民生活服务,流通是生产的"蓄水池",工业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绝大多数由流通企业进行销售、储存、运输。流通分为内贸与外贸,内贸又分为商业、物资、粮食、供销社等多个系统,每个系统中又分为批发、零售与储运企业。进入流通领域的商品,主要由各系统内专业储运公司及有关的批发公司进行仓储、运输业务,并且储运公司是根据批发公司的销售要求进行储运。 
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工业自销、零售自采"的格局发展很快,商品储运体制出现重大变化:一方面,生产企业直接在市场上寻找仓储、运输企业,由此带动了非流通部门的储运企业与非国有储运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原来的国有流通储运企业由依托批发企业开展储运业务,发展到直接依托生产、零售企业开展储运业务,面对生产企业不断提高的要求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国有储运企业出现诸多不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