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免费论文]仓库温湿度的监测系统设计(一)信(2)

2013-05-26 01:12
导读:3.2信号分析与处理 3.2信号分析与处理 3.2.1 A/D转换 (1)A/D转换器的特点 为了把温度、湿度检测电路测出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量送CPU处理,本系统选用了

3.2信号分析与处理

3.2信号分析与处理

 

3.2.1 A/D转换

 

(1)A/D转换器的特点

 

为了把温度、湿度检测电路测出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量送CPU处理,本系统选用了双积分A/D转换器MC14433,它精度高,分辨率达1/1999。由于MC14433只有一路输入,而本系统检测的多路温度与湿度信号输入,故选用多路选择电子开关,可输入多路模拟量。

 

(2)MC14433A/D转换器件简介

 

MC14433是三位半双积分型的A/D转换器,具有精度高,抗干扰性能好的优点,其缺点是转换速率低,约1—10次/秒。在不要求高速转换的场合,例如,在低速数据采集系统中,被广泛采用。MC14433A/D转换器与国内产品5G14433完全相同,可以互换。MC14433A/D转换器的被转换电压量程为199.9mV或1.999V。转换完的数据以BCD码的形式分四次送出。

 

3.2.2单片机8031 

为了设计此系统,我们采用了8031单片机作为控制芯片,在前向通道中是一个非电信号的电量采集过程。它由传感器采集非电信号,从传感器出来经过功率放大过程,使信号放大,再经过模/数转换成为计算机能识别的数字信号,再送入计算机系统的相应端口。

由于8031中无片内ROM,且数据存储器也不能满足要求,经扩展2762和6264来达到存储器的要求,其结果通过显示器来进行显示输出。

 

(1) 8031的片内结构

 

8031是有8个部件组成,即CPU,时钟电路,数据存储器,并行口(P0~P3)串行口,定时计数器和中断系统,它们均由单一总线连接并被集成在一块半导体芯片上,即组成了单片微型计算机,8031就是MCS-51系列单片机中的一种。基本组成如图7所示。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src="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7050.png" width="328" height="185" />

 

 

 

图7  8031基本组成

 

① CPU中央处理器:

 

中央处理器是8031的核心,它的功能是产生控制信号,把数据从存储器或输入口送到CPU或CPU数据写入存储器或送到输出端口。还可以对数据进行逻辑和算术的运算。 

 

② 时钟电路:

 

8031内部有一个频率最大为12MHZ的时钟电路,它为单片机产生时钟序列,需要外接石英晶体做振荡器和微调电容。

 

③ 内存:

 

内部存储器可分做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但在8031中无片内程序存储器 。

 

④ 定时/计数器:

 

8031有两个16位的定时/计数器,每个定时器/计数器都可以设置成定时的方式和计数的方式,但只能用其中的一个功能,以定时或计数结果对计算机进行控制。

 

⑤ 并行I/O口:

 

MCS-51有四个8位的并行I/O口,P0,P1,P2,P3,以实现数据的并行输出。

 

⑥ 串行口:

 

它有一个全双工的串行口,它可以实现计算机间或单片机同其它外设之间的通信,该并行口功能较强,可以做为全双工异步通讯的收发器也可以作为同步移位器用。

 

⑦ 中断控制系统:

 

8031有五个中断源,既外部中断两个,定时计数中断两个,串行中断一个,全部的中断分为高和低的两个输出级。

 

(2) 8031程序存储器

 

MCS-51系列单片机的内部ROM是不同的,8051有4K的ROM,而8751则是4K光可擦写EPROM,而我们所采用的8031则没有片内的ROM,但是无论那种型号的芯片都可以在片外扩展多达64K的片外程序存储器,外部程序存储器扩展的大小以满足系统要求即可,或有特殊要求或为了以后升级方便采用大容量的片外程序存储器。当外接程序存储器的时候,单片机通过P2口和P0口输出16位的地址,即可寻址的外部程序存储器单元的地址,使用ALE作为低8位地址锁存器信号,再由P0口读回指令的代码,用PSEN非作为外部程序存储器的选通信号。

 

单片机有一个程序计数器PC,它始终存着CPU要读取的机器码的所在地址,单片机工作时,PC自动加一,此时程序开始顺序执行,因为单片机程序 访问空间是64K,故需要16条地址线,当 接“0”则8031在片外程序存储器中读取指令,此时片外程序存储器从0000H开始编址,因为8031无片内程序存储器,故在此系统中 必须接地使CPU到外部ROM中去寻址。

 

在程序存储器中有六个单元有特定的含义:

 

0000H单元:单片机复位后,PC=0000H即从此处开始执行指令;

 

0003H单元:外部中断0入口地址;

 

000BH单元:定时器0溢出中断入口地址;

 

0013H单元:外部中断1入口地址;

 

001BH单元:定时器溢出中断入口地址;

 

0023H单元:串行口中断入口地址。

 

(3)8031数据存储器

 

数据存储器用于存放运算中间的结果、数据暂存、缓冲、标志位、待测程序等功能。

 

片内的128B的RAM地址为00H~7FH,供用户做RAM用,但是在这中间的前32单元,00H~1FH即引用地址寻址做用户RAM用,常常做工作寄存器区,分做四组,每组由8个单元组成通用寄存器R0~R7,任何时候都由其中一组作为当前工作寄存器,通过RS0,RS1的内容来决定选择哪一个工作寄存器。

 

低128字节中的20H~2FH共16字节可用位寻址方式访问各位,共128个位地址,30H~7FH共80个单元为用户RAM区,作堆栈或数据缓冲用,片内RAM不够用时,须扩展片外数据存储器。此时单片机通过P2口和P0口选出6位地址,使用ALE作低8位的锁存信号,再由P0口写入或读出数据。写时用 ,读时用 做外部数据存储器的选通信号。

 

(4) 特殊功能寄存器SFR

 

8031有21个专用寄存器,他们是用来管理CPU和I/O口以及内部逻辑部件的,在指令中专用寄存器是以存储单元方式被读写的,专用寄存器虽有名称,但寻址时都做专用寄存器用,它们的地址是与片内RAM的地址相连的。下面就专用寄存器作以简单的介绍:

 

累加器A: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它参与运算的一方并存放运算的结果。

 

寄存器B:进行乘除运算时,寄存器B有特定的用途,在乘时存放一个乘数以及积的最高位,A中存放另一个乘数以及积的低位。除法时,B中存放除数及余数,而在A中存放被除数和商,其他情况可作为普通寄存器用。

 

堆栈指针SP:在子程序调用或中断时,用来暂存数据和地址,它按先进后出的原则存储数据,它是一个八位寄存器它指出堆栈顶部在片内RAM中的位置,系统复位后,SP变成07H,使堆栈从00单元开始。;

 

数据指针DPTR:由两个字节组成,DPH字地址由83H,DPL由82H,存放一个16位的二进制数做地址用。

 

程序状态PSW:七位用来表征各种标志,另一位无意义。

 

        C  AC  FO  RS1  RS0  OV   P

 

C:进位标志位,用于表示加减运算时最高位有无进位和借位,在加法运算中,若累加器最高位有进位则CY=1,否则CY=0,在减法时则有借位CY=1,否则CY=0,在执行算术逻辑运算时可以被硬件或软件置位或清除,CPU在进行移位操作也会影响该位。

 

AC:当进行加法或减法运算时并产生由低四位向高四位的进位或借位时,AC置1,否则清0。若AC=0时则在加减过程中A3没有向A4进位或借位,否则正好相反。

 

F0:F0常不是由机器来指令执行中形成的,而是用户根据程序的需要进行设置的,这个位一经确定就可通过软件测试来决定用户程序的流向。

 

RS1,RS0:8031有四个8位工作寄存器R0~R7,用户可以改变RS1和RS0的状态来决定R0~R7的物理地址。

 

OV:用以指示运算是否发生溢出,由机器执行指令自动形成,若机器在执行指令过程中累加器A超过8位,则OV=1否则为0。

 

P:用来来表示累加器A中的值为1的二进制位的奇偶数,若‘1’的个数为奇数P=1,为偶数P=0。在串行通信中常用奇偶校验数据传输结果的正确性。

 

(5) 工作方式

 

它的工作方式可以分做复位,掉电和低功耗方式等。本设计采用的是复位方式。

 

当MCS-5l系列单片机的复位引脚RST(全称RESET)出现2个机器周期以上的高电平时,单片机就执行复位操作。如果RST持续为高电平,单片机就处于循环复位状态。

 

 根据应用的要求,复位操作通常有两种基本形式:上电复位和上电或开关复位。上电复位要求接通电源后,自动实现复位操作。常用的上电复位电路如图 8(a)中左图所示。图中电容C1和电阻R1对电源十5V来说构成微分电路。上电后,保持RST一段高电平时间,由于单片机内的等效电阻的作用,不用图中电阻R1,也能达到上电复位的操作功能,如图 8(a)中所示。上电或开关复位要求电源接通后,单片机自动复位,并且在单片机运行期间,用开关操作也能使单片机复位。常用的上电或开关复位电路如图8(b)所示。上电后,由于电容C3的充电和反相门的作用,使RST持续一段时间的高电平。当单片机已在运行当中时,按下复位键K后松开,也能使RST为一段时间的高电平,从而实现上电或开关复位的操作。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src="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6194.png" width="417" height="133" />

 

 

 

         (a)上电复位电路              (b)上电或开关复位电路

 

 

 

8 单片机的复位电路

 

根据实际操作的经验,下面给出这两种复位电路的电容、电阻参考值。

 

图8(a)中:Cl =10-30uF,R1=1kΩ

 

图8(b)中:C =1uF,Rl=lkΩ,R2=10kΩ

 

3.3显示与报警的设计

 

3.3.1 显示电路

 

在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中,一般都是把键盘和显示器放在一起考虑。本设计是利用8031的串行口实现键盘/显示器接口。

 

当8031的串行口未作它用时,使用8031的串行口来外扩键盘/显示器。应用8031的串行口方式0的输出方式,在串行口外接移位寄存器74LS164,构成键盘/显示器接口

 

3.3.2 报警电路

 

本设计采用峰鸣音报警电路。峰鸣音报警接口电路的设计只需购买市售的压电式蜂鸣器,然后通过MCS-51的1根口线经驱动器驱动蜂鸣音发声。压电式蜂鸣器约需10mA的驱动电流,可以使用TTL系列集成电路7406或7407低电平驱动,也可以用一个晶体三极管驱动。在图中,P3.2接晶体管基极输入端。当P3.2输出高电平“1”时,晶体管导通,压电蜂鸣器两端获得约+5V电压而鸣叫;当P3.2输出低电平“0”时,三极管截止,蜂鸣器停止发声。三极管驱动的峰鸣音报警电路如图9所示。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src="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31566.png" width="284" height="170" />

 

 

 

图9  三极管驱动的峰鸣音报警电路

 

软件设计

 

温度控制主程序的设计应考虑以下问题:(1)键盘扫描、键码识别和温度显示;(2)温湿度采样,数字滤波;(3)越限报警和处理;(5)温度标度转换。通常,符合上述功能的温度控制程序由主程序和T0中断服务程序两部分组成。

 

这里所需要注意的是标度变换,下面简单的介绍一下标度变换:

 

标度变换:目的是要把实际采样的二进制值转换成BCD形式的温度值,然后存放到显示缓冲区34H-3BH。对一般线性仪表来说,标度变换公式为: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src="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4818.png" width="210" height="49" />

 

 

 

 

式中:A0为一次测量仪表的下限;Am为一次测量仪表的上限;AX为实际测量值;

 

N0为仪表下限所对应的数字量;Nm为仪表上限所对应的数字量;NX为测量所得数字量。

 

主程序流程图: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src="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2782.png" width="212" height="764" />

 

 

 

5 结语

 

随着电子科技的迅速发展,对仓库温湿度监测系统的要求不断增高,我们需要一种造价低廉、使用方便且测量准确的温湿度测量仪。证明出其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和良好的可靠性,是一种性价比较高的产品。通过这次我学到了很多,把我这几年所学的知识又系统的复习了一遍。

参 考 文 献

 

[1]   张琳娜,刘武发.传感检测技术及应用.中国计量出版社,1999

 

[2]   沈德金,陈粤初.MCS-51系列单片机接口电路与应用程序实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0

 

[3]   李志全等.智能仪表设计原理及应用.国防工业出版社,1998.6

 

[4]   李建民.单片机在温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江汉大学学报,1996.6

 

 [5]   潘其光.常用测温仪表技术问答.国防工业出版社,1989

 [6]   潘立民,王燕芳.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1990

 [6]   潘立民,王燕芳.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1990

 

[7]   陈汝全.实用微机与单片机控制技术.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7                     

 

[8]   刘笃仁、韩保君.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8                  

 

[9]   杨振江等.智能仪器与数据采集系统中的新器件及应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12 

上一篇:[免费论文]基于单片机的交通灯控制器的设计与实 下一篇:单片机电子秤设计软件程序清单信息工程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