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析知识管理与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教育(2)

2013-06-19 01:10
导读:在我国台湾,设置图书资讯专业系、所的有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辅仁大学等10余所大学。如台湾大学于1961年开办图书馆学系,1980年招收硕士,1986年

在我国台湾,设置图书资讯专业系、所的有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辅仁大学等10余所大学。如台湾大学于1961年开办图书馆学系,1980年招收硕士,1986年招收博士。1998年,为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将图书馆学系更名为图书资讯学系。

  1.3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教育中的疑问和困惑

图书馆学情报学系改名为信息管理系,既给图书馆学情报学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拓宽了专业口径,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混乱和困惑。

1998年中国大陆高等教育系统的专业大调整之后,图书馆学、情报学本科专业调整到了管理科学,1998年10月经国家教育部高教司批准,确定了信息管理专业的8门主干课程,即:管理学原理、经济学、信息管理学、数据结构与数据库、信息组织、信息存储与检索、计算机网络、管理信息系统。近年,根据学科发展的现状及趋向,又调整为10门主干课程:管理学、经济学、运筹学、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统计学、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基础。这些课程涵盖了信息管理的学科基础、基本理论、核心技术和信息管理系统等几方面,构成了信息管理专业教育的核心内容。然而,从这些核心课程的设置中,已经很难看出图书馆学原来的影子。与此相对应的,图书馆学情报学的硕士、博士专业却仍旧归属理学。目前图书馆学博士学位设理论图书馆学、应用图书馆学、现代目录学、文献学等研究方向。情报学博士学位设情报学理论与方法、情报研究与预测、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情报系统工程与网络化、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经济等研究方向。一个学科再发展、再深人,总不可能完全脱离原来的图书馆专业背景,总应该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出这个学科的历史感和有关持续价值和使命延续的知识。如何在信息管理这面大旗下处理好本科教育和硕士、博士教育的关系,如何协调信息管理与图书馆学情报学教学体系的融合,如何在历史和现实之间寻求出路,是目前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教育中最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所谓进步,并不仅仅意味着变化,而是取决于保持力。缺乏这一点,任何事物都将是纯粹反应式的、瞬间的东西。

  2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的知识化趋向

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发展,长期以来一直深受社会环境与周边学科发展的冲击和影响。进人知识经济时代以后,知识组织作为知识传播、知识创造的基础,与图书馆的传统业务有着密切的联系。从知识活动的角度看,图书馆业务工作中的分类、编目、标引、检索、咨询其实正是知识创造的基础与前期准备。

[1][2]下一页

上一篇:试析 波德里亚的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 下一篇:论析知识社会的本质特征、生成环境与创建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