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敏捷供应链的物流运作模式分析(1)(2)
2014-05-03 01:03
导读:第三,物流成本得到进一步降低。传统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是按照从供应到生产再到销售的推动型生产方式进行的,企业内部往往缺乏后工序拉动的按单即
第三,物流成本得到进一步降低。传统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是按照从供应到生产再到销售的推动型生产方式进行的,企业内部往往缺乏后工序拉动的按单即时生产能力,很容易造成企业内部大量库存堆积,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在企业与企业之间,由于供应链上游企业缺少相邻下游企业的即时信息,结果难以逃脱需求被逐级放大的“牛鞭效应”,导致企业间库存不断增加,整条供应链节点企业间的总物流成本会攀升到令人诧异的高度。而敏捷供应链则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成功地实现了客户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的订单驱动型生产组织方式,可以极大地降低每一个节点企业的库存量,从而降低整条供应链中的物流成本。
第四,对现代物流技术手段的应用要求更高。敏捷供应链的关键是在Internet网络环境下,实现各节点企业之间的信息集成和共享。而近些年来,基于Internet的诸多信息技术,如VRML(虚拟现实建模语言)、XML(可扩展标记语言)、CORBA(公共对象请求代理结构)、分布计算技术以及JAVA支持跨平台、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等,都逐渐成为敏捷供应链的支撑技术,也开始在企业的物流活动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此外,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射频识别(RFID)技术、电子资金转账(EFT)技术的普及应用也为实现敏捷供应链提供了技术基础,基于这些技术来开展企业物流活动日益成为时代的趋势。
正是由于在敏捷供应链思想的指引下,企业的物流活动才开始越来越重视提高速度、贴近客户、降低成本和应用先进的物流技术手段,衍生出敏捷物流运作模式,进而将整个物流行业的竞争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层面。反过来,也正是这种敏捷物流运作模式使供应链的敏捷化目标不再遥不可及。企业通过敏捷物流管理,不仅可以针对客户需求的变动及时做出快速反应,如对存货数量的调整、对客户订单的修改、对配送车辆的重新调度等,而且还可以尽量缩短货物的交货时间,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客户满意度。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三、 敏捷物流的运作特征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敏捷供应链对企业的物流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敏捷物流运作模式已经成为诸多企业的最终选择。总体而言,企业的敏捷物流运作模式应该符合以下特征:
首先,保持整个供应链的物流运作可视化,这是实施敏捷物流的基本要求。所谓物流运作可视化,也就是要让供应链上的各节点企业能清楚地知道企业自身、供应商、下游客户、仓储设施、以及第三方物流或第四方物流服务商等的物流活动情况。例如,存货数量还有多少,存放地点在哪里?哪里需要存货供应?哪些客户的订单必须马上履行?需要采购哪些货物?订货是否能与销售和库存补充计划保持一致性?没有物流运作的可视化,也就使得企业的物流活动在很大程度上陷入盲目之中,快速、及时、准确、可靠等敏捷物流的基本要素也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基础。 其次,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在物流活动日益全球化的趋势下,“以时间缩短空间”成为了诸多企业制胜的法宝。在敏捷供应链中,企业缩短物流时间也就是提高物流反应速度,包括提高订单履行的速度、库存周转的速度、销货回款的速度、订购货物的速度及产品交付给最终消费者的速度等等。为此,企业要使其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有效地支持其物流作业和配套管理工作,企业的管理者能够通过信息系统来及时、准确地获取、查询、处理相关的物流信息,例如客户的订单情况、企业的库存变动情况、车辆的调度使用状况等等。因此,最大化地利用物流信息处理与应用技术,已成为许多企业保持物流运作在供应链上可视化、快速化、系统化的重要手段。“零售之王”沃尔玛通过采用全球定位技术和RFID技术,确保了所有供应链合作伙伴实时共享物流关键信息,为降低配送成本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企业
项目管理探析
基于现代物流理念的旅游业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