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就业导向: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2)
2014-05-27 01:08
导读: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层次定位问题.目前尚未能得到根本性解决。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简单地分为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与普通高等学校二级学院的专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层次定位问题.目前尚未能得到根本性解决。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简单地分为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与普通高等学校二级学院的专科、本科。这种简单的定位与分层不利于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化发展。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的“专升本考试”以其应试特征正在淡化甚至侵蚀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与就业性特征。由此引发的有关高等职业教育定位问题的争论主要集中在: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层次的高等教育,还是一种类型的高等教育?即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层次的高等教育而存在.其层次相当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专科层次:还是作为一种类型的高等教育.存在专科、本科以及
研究生各层次。我国在学位(硕士研究生层次)体系中对“学术型”和“专业(技术)型”学位作了区分。但并未把专业(技术)型学位归入职业教育体系。
考察欧洲国家较为成熟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结构可以发现.欧洲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实施绝大部分是由独立于大学教育之外的专门学院来完成的.如英国的多科技术学院、德国的高等专科学校、法国的大学技术学院等。这些院校形成独特的有别于大学的教育模式,在生源、就业、师资、教学与管理等方面表现出自己的特点,有学者将其概括为“分立竞争型模式”。美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情况不同于欧洲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具体实施是由各种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来完成的.提供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院校包括初级学院、四年制文理学院、大学附设的职业学院。不仅如此.美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还表现出多层次的特征.既有两年制的可以向学习合格者授予“副学士学位”的社区学院职业教育(大致相当于我国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叉存在本科、研究生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是连通的.学生在一个具体的教育阶段结束后可以在二者之间进行选择。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此外,国际上较为通用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的相关规定也可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启示。1997年《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将整个教育体系划分为7大层次该分类体系中的第5层次叉分为“A、B”两个亚层次:“5A与5B”,其中“5A”向学习者提供“面向理论基础.研究准备或进入需要高技术的专业课程”.“5B”向学习者提供“实际的、技术的或职业的特殊专业课程”.定向于某种特定的职业课程计划.定向于实际工作岗位,定向于某个特定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的实际技能和专门技术,表现出明确的职业特殊性.而且不直接通向高等研究阶段。这种与就业市场的对接以向学习合格者授予进入劳动市场所需的表明其技能或技术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作为教育训练阶段性完成的标志。根据《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并考虑到现阶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具体实践情况.高等职业教育在层次定位上相当于“5B层次”,包括本科和专科两个层次。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浅析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研究
浅谈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职能的实现机制与主要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