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音乐活动的理论意义和主要实践途径(1)(2)
2014-09-28 01:09
导读:1.4能激发大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创造性是人生的主体性发展的最高表现。创造能力不仅表现为
1.4能激发大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创造性是人生的主体性发展的最高表现。创造能力不仅表现为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而且具有丰富的想像力、敏锐的直觉。创造性的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对理工科类院校的学生尤为重要,许多专家学者都早已证明了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通过科学的逻辑思维;二是通过艺术的形象思维。脑生理科学告诉我们,人脑是由左、右两球组成,大脑两半球在功能上的不对称是人脑结构和认知的主要特征。左脑是理性与计算之脑,负责逻辑思维;右脑是感性与艺术之脑,负责形象思维。一个合理、完整的智力结构的形成,应是这二者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和相互补充的结果。而音乐活动能使人的左、右脑得到很好的平衡与协调,因此,音乐教育是突破单向性思维的最佳途径,它对于开发大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有着巨大的潜在作用。这在近几年来各高校开展的各式各样的创新大赛中有力地显现出来。
2高校音乐活动的主要实践途径
2.1增设音乐方面的公共选修课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音乐修养,各高校近年来采取各种形式,利用多渠道来实施以素质教育为目的的音乐教育活动。比如增设音乐理论,音乐欣赏,艺术鉴赏等公共选修课。近年来,我国各高等院校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深化教育改革,从实际出发,改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在大学课程设置,教学形式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有效地改变了对非艺术类专业学生艺术教育的局限性,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修养,激发了学生的审美意识。音乐活动在大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及艺术修养过程中发挥出最富于创造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试论中国古代道德规范中的“孝及其现实意义
谈高校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与职业道德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