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是褒扬“十六大”还是包装“生产力价值论”(2)
2014-11-28 01:13
导读:二、关于由“四个尊重”到“两个价值创造”的推论 “胡文”指出十六大提出在尊重劳动的同时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之后,特别强调“这种
二、关于由“四个尊重”到“两个价值创造”的推论
“胡文”指出十六大提出在尊重劳动的同时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之后,特别强调“这种‘创造’,以及‘知识’、‘人才’,首先包括对使用价值的创造,而不只是对交换价值的创造”。这个推论根本站不住脚,只要我们查阅报告原文,就会不攻自破。它是报告第二个大问题(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第三个小问题(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中的一段话,原句如下:“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不难看出,这“四个尊重”既不存在“同时”“不同时”的说法,也不存在创造使用价值还是交换价值的问题,而是强调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民族复兴增添新力量,与“胡文”所说的价值理论毫不相干。
必须指出的是,把十六大报告强调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视为首先是对使用价值创造的尊重,进而当作是对生产力价值论的肯定和对劳动价值论的否定,这只是“胡文”的一厢情愿,并非是十六大报告的原意。至于“不只是”的愤然,也大可不必。因为据我所知,时至今日,中国理论界的学者们和政界、管理界的官员们还无人将“胡文”引用的报告上的那些文字,理解或诊释为“只是对交换价值的创造”。 三、关于由“注目”到“肯定”的推论
“胡文”在指出十六大注目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之后,特别强调指出:“首先是让劳动和劳动之外的一切生产要素作为价值创造的地位和作用被充分肯定。这些话仍然是报告第二个大问题的第三个小问题中的文字,全句是:“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级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竟相进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显而易见,这段话是在强调要从思想观念、创业机制、社会氛围三大层面来认真贯彻“四个尊重”,释放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创造社会财富的活力。更通俗一点讲,就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充分发挥所有生产要素的功能和作用。归根到底还是讲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问题,而不是阐述生产要素的地位和作用问题。退一步讲,即使把它视为后者,那也不应该是价值创造中的地位和作用,而应当是使用价值创造中的地位和作用。因为,社会财富首先表现为一定量的具体的有用的使用价值物,用马克思的话说叫“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胡文”避开这一点,特意扯到价值创造上,其隐衷自然是在“生产力价值论”上。必须指出的是,社会财富的源泉并不等于价值的源泉;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对社会财富即使用价值的创造,以及对凝结在使用价值中的价值的形成,功不可没,但它们毕竟不是价值的源泉;作为社会财富的源泉,劳动不能与其它生产要素分离,“胡文”故意将其分离的良苦用心,无非在于凸显并强调“劳动之外”的那些生产要素的地位和作用,尤其是资本。其实没有这个必要,因为,一方面,劳动价值论从来就不否认这些要素在使用价值创造上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即使把这些要素再强调上千次或上万次,也不会改变它们在使用价值创造和价值创造中的不同作用。同样,这种人为的炒作对“生产力价值论”的分娩也不会有任何助产作用。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关于
政治经济学教材创新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