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成本会计模式下公允价值的应用(1)(2)
2015-09-13 01:09
导读:2001年6月购入交易性金融资产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500000 贷:银行存款或其他账户 500000 2001年12月31日反映其公允价值 借:公允价值计量差额——交易性
2001年6月购入交易性金融资产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500000
贷:银行存款或其他账户 500000
2001年12月31日反映其公允价值
借:公允价值计量差额——交易性金融资产 20000
贷:公允价值计量损益——交易性金融资产 20000
2001年末,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的该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为52万元(“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余额50万元 “公允价值计量差额”账面余额2万元)。
2002年12月31日反映其公允价值
借:公允价值计量差额——交易性金融资产80000(注)
贷:公允价值计量损益——交易性金融资产80000
注:后续确认的公允价值计量差额等于本期公允价值与上期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60万元52万元)。
2003句:2月出售,收至0款项
借:银行存款 580000
公允价值计量损益——交易性金融资产20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 500000
公允价值计量差额——交易性金融资产 100000
(2)对在初始交易中尚无法确认或无法一次确认完成,需待后续确认和终止确认的资产和负债,可设置“递延××成本”和“递延××损益”科目,用于反映价值确认的未来补偿成本或未来可实现收益,并在后续期间内逐步摊销,直至终止确认。如员工股票期权,在授予日,规定的行权价格低于股票市价时,将二者差额借记“递延报酬成本”,贷记“股票期权”;又如为规避汇率风险而签订的远期外汇合约,在签订日,将按远期汇率折算的应收本币金额借记“应收(本币)远期合约款”,按即期汇率折算的应付外币金额贷记“应付(外币)远期合约款”,并将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之间的汇兑差额贷记“递延升水损益”。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现代企业如何实施有效的成本控制
作业基础预算与成本管理的比较与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