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旅游业极限容量及其确定问题(1)(2)
2015-11-16 01:47
导读:(二) 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和开发时,都必须充分考虑极限容量,并将它放到适当的位置。但由于衡量容量的标准因社会环境不同
(二)
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和开发时,都必须充分考虑极限容量,并将它放到适当的位置。但由于衡量容量的标准因社会环境不同而表现出某种不确定性,以及管理工作对极限容量的影响,使旅游容量的定量分析存在一定的难度,即便有了一些定量分析,也缺乏普遍的 应用 性。下文是几种较为常见的定量分析基本 方法 :
一、高峰期需求测定。旅游业的季节性经营要求分别 计算 出高峰使用期和平、淡季的需求,然后确定能在多大程度上允许旅游业在较短的高峰期内超容量运行。因此高峰期使用在旅游容量确定上起关键作用,与高峰期需求有关的测定方法有:用“一定时期抵达人数/更长时期内抵达人数”评估拥挤程度的确定;确定任何时期内均可接待的最大游人数,WTo建议以所登计的具有最大游人数的那个时期的游人数的2/3作为其它时期均可接待的最大游人数,如某地1991年6月份所登计的游人数为12万,位于其它月份之首,那么该年内任何月份均能接待的最大游人数为8万。
二、用空间面积来度量拥挤程度。从物质容量来看, 目前 主要按照人均占地面积来确定,陆地面积平均占地2m[2]/人,水面平均8m[2]/人,山地(指可涉足面积)平均4m[2]/人。(引自《中国旅游报》1987年7月22日《旅游点极限容量的探讨》一文)这种以每公顷面积的理想人数不能超过某个既定值(比如说每公顷海滩不得超过1000人)来度量拥挤程度的作法显然没有将对拥挤的心理感受因素考虑进去,一个颇受青睐的海滨度假地中,其海滨气氛的形成动力或许正是它的拥挤,游人的目的是为了能在滔滔人海中寻求
开心和寻找感觉。但在另一种情形下,如果游人的首选利益或第一利益是安宁和静溢,一个海滨接待10个游人就会听到有关拥挤的满腹牢骚和不满。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三、旅游极限有时也同所期望的游人数相关。这种情况多见于所期望的停车场地、旅馆、商店数目的计算之中,人们经常会说,每2000人一个旅馆,每人需要0.2m[2]商场面积,每个床位需1.2辆小车的停车空间,每公顷停车场停车25辆,等等。
四、限度评估法。如果某个环节如供水有限,那么能接待的游人数估值就是“可资利用的水供给÷每人每天耗水量”;如果停车场地有限,能接待的游人数则为“〔可停留车辆总数(某一时刻)÷每一时期每个游人平均逗留时间〕×每辆车平均载人数”,例如,某一停车场可同时停车100辆,每位游人停留大约30分钟且人均一辆小车,那么10小时内可接待2000名游人,如每辆车载3人,接待量则为6000人;如果预支一定成本开发某个景区,要求至少能收回成本(即保本经营)的游人数为“开发总成本÷预期人均花费”。
五、心理容量的准确数字很难测定,目前使用频率较高的做法之一是摄像与问卷结合法。如在爱尔兰海滩,人们选择特定的时间,从空中拍摄像片,观察实际的稠密度和分布情况,同时以问卷形式征求游人意见,通过比较分析,得出10m[2]/人的容量。对于当地居民心理容量、社会容量的衡量,也只能在综合各种因素的基础上进行主观的推测。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未知
发展大旅游:拓展大市场
旅游感知形象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