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质量成本核算与分析(1)(2)
2015-11-18 01:21
导读:(2)施工过程中的检验费用:指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对各分部分项质量进行验收时所发生的人工费用和材料消耗费用。 (3)工程移交费用:指建筑产品移交
(2)施工过程中的检验费用:指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对各分部分项质量进行验收时所发生的人工费用和材料消耗费用。
(3)工程移交费用:指建筑产品移交业主使用前进行性能检测和系统试验所发生的一切费用。
一般说来,内部故障成本占总成本的25%,外部故障成本占总成本的25%,预防成本占总成本的10%左右,鉴定成本占总成本的40%。
质量成本理论模型
施工企业在承包建设项目施工的过程中,要根据《规范》及业主要求以较少的质量保证活动经费取得较高的质量水平,根据经营目的确定适合的质量水平,这是市场经济准则的需要,并非建筑产品质量越高越好。在满足《规范》的条件下,建筑产品有效性能的提高,意味着成本的上升,经济效能的降低。所以,我们要找出质量水平和质量成本之间的最佳平衡值。
质量成本核算原则
质量成本核算是 现代 化管理的产物,也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家技术监督局1991—12—29发布,1992—10—01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的质量成本管理导则》为企业开展质量成本核算提供了法规和政策依据。各企业要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企业质量成本核算办法》,以反映实际质量成本的消耗情况和制定改进措施。
质量成本核算方法基本与成本核算相同。财务部门根据 会计 凭证和质量成本记帐凭证簿有关资料,建立质量成本台帐,逐月进行汇总,并将汇总报告告诉质量管理部门和统计部门,以便使他们了解质量保证活动资金的使用情况和使用效果。
(一)进行有效的质量成本核算必须本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质量成本属于质量管理范畴,其核算的组织原则应是:由质量管理部门牵头,分级管理,财务部门具体核算出综合反映质量成本的最终结果,在核算过程中,质量管理部门必须根据本企业具体情况不断地调整部门之间的分工,修订《企业质量成本管理办法》,使部门之间的联系更加合理,管理更加科学。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质量成本核算、数据记录必须真实可靠。其原始凭证和报表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归集和整理,唯有那些精心收集,准确无误地数据才能产生有效可靠的信息。
确立质量成本经济性的思想原则,为了使建筑产品既满足《规范》和业主的需要,又能使质量成本最低,这就需要选定最佳质量水平,即考虑成本与质量保证值之间的最佳平衡。降低质量成本并不意味着降低对建筑产品的要求。
严格报告质量成本责任制,使各部门和个人的责任进一步明确,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职责,办事有标准,从而便于对质量的考核。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未知
ABC法在现代物流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成本管理体系(CMS)模式简介